第三十七章 分兵(第2/2頁)

太子手頭的兵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一旦太子主力北上,阿拉幹船隊南下,到時候仰光這裏就不大好過了。

汪直說道:“陛下,臣以為麓川危在旦夕之間,救人如救火,容不得一點耽擱,而阿拉幹乃是區區小國而已,只需殿下給臣一百艘戰船,臣能摧毀阿拉幹所有的船只,讓他們片帆不得下海,直到緬甸之戰結束。”

太子聽了,問身邊大小將領說道:“諸公意下如何?”

其余大小將領,都說道:“爪哇伯所言極是。”

這固然是知道汪直乃是太子身邊的紅人,卻也是因為汪直所言符合他們的心思,畢竟大部分明軍在屢戰屢勝之下,都生出一絲傲氣,瞧不起這些小國家。

當然了,他們也是有傲氣的資本。在這種明明兵力並不占據上風,居然還敢分兵。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覺得理所當然,不覺得有風險。

太子想了想,雖然覺得有些不穩妥,但是也沒有多少時間了。

如果沒有麓川之事,太子自然會坐鎮此地,掃清外圍,鞏固根基,甚至屯田一陣子,然後在北上阿瓦。

這也是太子用兵的一慣風格。

以國力壓人。從不做什麽懸危之舉,畢竟對於太子來說,勝再多次,對他來說都稱不上錦上添花,但是敗上一次,就打破了他的不敗金身。

所以,凡事都是先求不可敗而後求勝。

這固然是兵家正道,但是這樣做所消耗的軍力,物力,國力都要多上很多。

也幸好,太子身後有一個大明,單單大明南方幾個省份的人力物力,就能壓制整個動東南亞地區。

而且太子還是國之儲君,也不沒有人對太子這種鋪張浪費的行為提意見。

唯獨這一次,他不能按部就班的來了。

他想了想,說道:“汪直,你年紀尚輕,經驗不多,單獨領兵,孤信不過,就由平江侯陳銳西征阿拉幹吧。”

其實,太子這樣說,並非信不過汪直,而是太相信汪直了。

這一次在太子看來風險有些大。當然了,太子沒有想過失敗,但是也做好萬一戰敗的準備,汪直是他最親信的將領,也是最相信的將領。

即便真是一場大敗,汪直估計寧可自己死了,也會拼命將太子救出來。用自己的命來換太子的命。

至於其他將領,能不做到這一點,太子就不知道了。

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太子寧肯將汪直放在身邊,護衛中軍,也不會外放了,雖然如此一來汪直就少了一個打勝戰的機會。

但是比起簡在帝心也算不了什麽了。

陳銳聽到這個命令,簡直歡喜要跳起來,說道:“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