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會師麓川

麓川城墻的轟然倒塌,不僅僅看在襄王的眼中,也看在阿瓦王的眼中。

雖然這一次近乎同歸於盡的爆破,給了緬甸軍很大的打擊,但是也瓦解了麓川城最後的抵抗。

區區襄王府雖然還有一座小城,但是這一座小城,也算不了什麽了。

只需一聲令,這襄王府能堅持多長時間?

半個月?十日?五日?

這取決於明軍堅決的意志。

只是最後的解決是一定的。實力差距大到一定程度,再堅決的意志,也不可能改變結果。

但阿瓦王再也沒有時間了。

因為再不走已經走不了了。

劉長在南路的突破,直接導致了緬甸軍隊明軍的所有防線的被動。已經有不支之像。

北路明軍在黔國公的支持之下,雖然沒有什麽太大進展,但卻稱得上是盡心盡力。一次次的進攻,耗不停歇。

一道幾十裏的防線,已經被明軍從左右兩個方向牽制的死死的。

而阿瓦王手中的機動兵力,全部投入對麓川城的進攻之中。剛剛一輪爆炸之中,緬甸軍折損數千,也將最後一支大軍,弄得士氣全無,望麓川而生畏。

阿瓦王十幾萬大軍,都已經用盡了,除卻阿瓦王身邊的數千親衛之外,其余都是屢次攻城的疲憊之軍。

驅動這些疲憊之軍繼續攻城,即便能打下來,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即便阿瓦王能夠打下來麓川又能怎麽樣?

現在的麓川已經沒有絲毫價值了。

阿瓦王而今是進退維谷之間,想要按照之前的計劃,坐鎮麓川,協調東方的防線,抽調一部回援,已經不可能了。

特別是明軍南路的進攻,攻勢兇猛,一群帶著紅色鬥笠的軍隊,即便是在山林之中,與緬甸精銳軍隊對戰,也占盡上風。

以至於阿瓦王到了騎虎難下的局面之中。

局勢已經變化讓攻下麓川的重要性越來越低。

但是阿瓦王也不可能朝令夕改,只能寄希望於迅速覆滅麓川,從而解開阿瓦王本部的鏈鎖,騰出一部分機動兵力。

只是這個想法,也被方瑛最後的決絕給打破了。

即便明軍能保持如此的決絕,即便只剩下數千士卒,與數萬婦孺,緬甸人想要打下來,也是需要不段的時間了。

這個時間,阿瓦王不能判斷。

因為從一開始,阿瓦王對攻麓川城的時間的判斷都是失誤的。

一開始阿瓦王想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麓川,不行。最後變成了灌城,提前灌城,覺得一定能摧毀明軍的抵抗意志,但是依然不行。

麓川城的堅韌超出了他的想象。

而今的緬甸軍再也經不起一次判斷失誤了。

撤軍是難度最大的軍事行動,要留出足夠的余量。

如果耽擱在這裏時間太長了,那麽前線崩潰下來,全身而退,幾乎不可能了。

雖然阿瓦王不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仗打到這個地步,他的所有計劃都崩潰。

更讓他內心之中,膽戰心驚的,不敢細想的事情,那就是從三日之前,阿瓦城與前線的消息就開始斷絕了。

或許是明軍一部分兵力深入到阿瓦城之外,遮斷了道路,或許是明軍開始包圍阿瓦城,也或許,阿瓦城已經不在了。

即便是阿瓦王能封鎖消息,穩定軍心,卻也不能穩定自己的心。

此刻他也顧不得其他了。

阿瓦王做的非常果決,舍下兩萬余部落軍,帶著小十萬人馬,急速南下。幾乎在一天之內,撤出了麓川河谷。

這樣的動靜,讓明軍大吃一驚,先是不敢相信,隨即二話不說,急速追擊,深入麓川盆地之中。

只是一來到了麓川盆地之中,軍隊就頓足不前了。

原因無他。

阿瓦王臨走之前,將包圍麓川城的堤壩給扒開了,積蓄了幾個月的洪水,沿著麓川河傾瀉而下,幾乎人造了一次洪水。

這一次洪水,將整個麓川兩岸都弄的泥濘不堪,人走上去,整個小腿都沒入淤泥之中。

幾乎將麓川河谷之中所有的水利工程都覆蓋在淤泥之中。

襄王三代人付出的努力,一朝回到解放前。

這種清淤工作,非數個月不能完成了。

甚至清淤之後,對麓川河谷之中的耕地更有好處。古人從來知道,河道淤泥之中富含很多肥料,甚至淤田有畝產十石的記錄。

今後數年之內,麓川也會高產,直到將淤泥之中的肥力耗盡為止。

只是這個好處,而今看不到,阻止明軍追擊的戰略目的卻很容易達到。

而且就南北兩路的主將,北路軍的主帥,也是名義上大軍主將,黔國公,還有名義上南路軍的主帥,交趾總兵官劉長,以及襄王。

他們的更多的心思都不在繼續追擊之上,而是直入麓川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