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出巡之意(第2/2頁)

是的,其實光前兩項,還不至於讓項忠強力拒絕。

畢竟當今皇帝不是別人,而朱祁鎮。很多事情都可以自為之。百官勸也沒有用,項忠很多事情都與皇帝的意思相左,但是結果如何?只能按皇帝的意思辦,項忠知道反對無效的情況之下,很多事情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只是而今不一樣。

朱祁鎮的身體雖然好了,但是實際上,這種衰老與虛弱,近臣們都能看得出來。

如此太子遠在南洋,如何朱祁鎮出巡的事情,出了什麽三長兩短,那麽大明江山會是一個什麽樣子?

秦四海沙丘之變,可是前車之鑒。

所以項忠這才將朱祁鎮的意思當做沒有看出來,按慣例來辦。

雖然大明在漠南漠北建立的都司,還在漠北建立一座雄城,那就是龍城。不管什麽情況之下,都駐紮數萬精銳鐵騎。與北京京營大軍每隔一年都會調換一次。這樣的駐軍數量,與南方一省都弄不出來一萬多士卒的樣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些軍隊在苦寒之地駐紮是為了誰?

不就是為了防範這些前元舊部。

漠南還好一點,隨著馳道修建好之後,大量漢民出沒在漠南地區,已經形成了漢蒙雜居的情況,甚至這幾年征兵數額,有不少都是漠南漠北地區征召的。畢竟蒙古人天生騎術,在軍中更吃得開。

所以,即便不去巡視,也應該給予一些安撫,特別是伊王被朱祁鎮趕出京師,已經遠在伊犁的情況之下,尤其是這樣。

項忠的處置,如果沒有皇帝的意圖在內,可以稱得上四平八穩,沒有一點問題。

但是這奏疏能在這裏出現,本身就是皇帝的意思。誰有能夠無視啊?

朱祁鎮淡淡一笑,說道:“首輔所言極是,但是未免思之過淺,天下百姓無論漢夷,凡為守我大明禮儀,願為我大明之民,當為一家,而蒙漢之間,恩怨數百年之久,雖然而今歸為一家,但是民間從來有仇怨,仇殺之事,也是屢見不鮮。”

“而漠南漠北,乃京師之上遊,漠南漠北安,則京師安,京師安,則天下安,否則,朝廷大軍只能積於九邊,日耗數萬金,朝廷想做什麽事情,都是做不成的,故而這一件事情,彌合蒙漢為一,這一件事情,不僅僅過去是最緊要的事情,現在也是最緊要的事情,將來也是最緊要的事情。”

“絕對不可有一絲松懈。首輔如此決斷,有些——”

朱祁鎮沒有說出來,但言下之意已經很明顯了。

項忠立即說道:“臣愚昧無知,壞了朝廷大事,還請陛下見諒。”

朱祁鎮說道:“首輔哪裏的話,朝廷大事,繁瑣之極,首輔事事都要處置,有些紕漏也是很正常的。朕又怎麽會怪首輔?”

朱祁鎮以為項忠這般低頭,就是願意聽從他的意思了。但是項忠接下來所言,卻讓朱祁鎮大吃一驚。

項忠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臣思來想去,還是陛下故計最好不過了。”

朱祁鎮有些吃驚,說道:“故計?”

項忠說道:“正是,臣以為應該派有司選孛兒只斤家族的女兒,充宗室後宮。就好像太孫,就應該效仿陛下,納一個蒙古族女子為妃,正好宣揚我大明蒙漢一家之意。”

項忠的說法,就是順著朱祁鎮的意思來的,其中做法也是無可挑剔。

有什麽事情比聯姻更能化解矛盾,皇室帶頭漢蒙結親,在漠南這些漢族與蒙古雜居的地方,多少年之後,誰會記得還有蒙古族了?

如果在分封策之前,各地宗室與孛兒只斤家族聯姻,還會有很多的顧慮,但是而今卻沒有了,這些藩王的封地,都遠離中原,都在大海之上,即便這些孛兒只斤家族在蒙古有些權力,他們馬蹄還能踏過數千山河大海,去海外不成。

反而成為藩王心向中原的重要砝碼,還能從這一件是上,將藩王婚姻大權,收歸中央,以備將來限制藩王做大用。

可以說,一計數得,端是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