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封長白山

當時的東北平原大部分地方都是蒙古人的草場,即便是有些衛所,也不過當地的部落,並沒有多少人。

也正因為這個情況,朝廷對吉林船廠的大筆投入,成為大明在這一地區根基所在。畢竟造船廠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就要有很多配套措施,再加上為了防止瓦刺南下所建立的城垣等等。

當大明與瓦刺決出勝負,東北開發進入朝廷視野之後,朝廷要將東北平原,長白山以西,松花江以南這一片地區設立行政機構的時候,自然發現沒有比吉林造船廠更加合適的地方了。

於是,就有了吉林府。

可以說吉林府,是先有造船廠,後有吉林府。

吉林府與沈陽府相鄰。甚至吉林府城距離沈陽府也不遠,這也是當時的軍事形勢造成的,畢竟當時的大明對東北大平原地區控制力並不是多強。自然要將造船廠這麽重要地方,盡量靠近他們控制核心地區。

也就是原來的遼東都司下轄地。

而吉林府,也是朱祁鎮要去的另外一個目的。

朱祁鎮準備從吉林府乘船,順流而下,代替一部分陸路,向龍城而去。

朱祁鎮棄船上岸之後,看著周圍的景色,一時間有一些錯覺。這個錯覺,就是他並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南方,原因很簡單,就是地裏的農作物。

東北種植的並不是別的,是水稻。

因為東北夏短冬長,一年只有一季,所以他們要種植更高產的農作物。再加上東北多水。水稻也就是是最好的選擇了,因為水稻如果伺候好了,三四石不成問題,這遠遠的超過了小麥二石五鬥的平均值。

甚至如果肯下功夫,精耕細作,還可以更收獲更多糧食。

朱祁鎮而今經過這一點,當年也就是遼東的邊墻附近,此刻卻是遼東人煙稠密的地方。朱祁鎮一眼看去,一個個小格子式的水田。一眼看不到邊。心中一個詞冒了出來,那就是東北糧倉。

這個朱祁鎮登基之後的想法,而今終於成為一個事實了。

朱祁鎮忽然想起了什麽,說道:“亦失哈葬在何地?”

亦失哈雖然是一個太監,但是正統前期的東北政局,是萬萬不可能離開他的。而今局面是亦失哈當初種下的種子。朱祁鎮見此情況,怎麽能不敢感懷故人?

懷恩說道:“老公公葬在海西城外。”

朱祁鎮聽了,心中黯然。他想起來了,這位老臣堅守海西,秘不發喪。直到大勝才傳出消息來。

自然是要葬在當地了。

朱祁鎮說道:“傳令有司重修亦失哈墓。”他頓頓又問道:“他的義子還在嗎?”

懷恩說道:“施帶兒戰死西域,尚有後人在。”

施帶兒其實就是很多尋常將領的代表,一個能遇見大時代,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更多時候在這個大時代之中的弄潮兒不是自己。時代只會聚集在即個風雲人物身上。施帶兒這樣將領,死在某處,也不會被人特別關注的。

朱祁鎮說道:“追贈亦失哈國公,令施帶兒後人襲伯爵位。”

隨即朱祁鎮又叫來紙筆,親手寫下四個大字:“東北柱石。”

朱祁鎮的毛筆字,是娘胎裏面帶出來的毛病。根本不能改,所以他的毛筆字,一直是停留在能看這個程度,雖然身邊有很多阿諛奉承的人,但是朱祁鎮對自己還是有清醒的認識,他等閑不給人題字。

唯恐這一筆臭字,成為流傳千裏的笑柄,就好像是乾隆皇帝的詩一樣。

只是此刻感懷老臣,或者追憶當初,意氣風發,指鞭天涯,驅千軍萬馬,決戰於萬裏之外的崢嶸舊事,這四個字倒是寫得意氣風發,別有氣度。

就這樣看著兩邊剛剛冒出的禾苗,朱祁鎮一路向東北方向而去。擡頭一看,天邊地平線也變得起伏不定,不是別的,是長白山遙遙在望了。

吉林府所在地,就是長白山的腳下。

在這個時候,吉林府也快要到了。

吉林府所在地,並不是後世的吉林省會長春,而是在長春以東在長白山山麓,東靠長白,南依大河,占據山河形盛之地。這樣依山傍水,又修建了一座雄城,足夠讓瓦刺人無能為力。

這種選址,更多是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

也正因為如此。

並選址幾乎完全處於平原地帶長春地區。

到了吉林府之後,站在吉林府的城墻之上,向東北看去,就是數百裏的長白山。山上皚皚白雪都沒有融化。朱祁鎮一眼看過去,都是郁郁蔥蔥的松林,大片大片,頗有遮天蔽日之態。

還有一條大河從大山之中洶湧而出。

這正是松花江。

松花江就是發源於長白山之中,從這裏一路向西,然後繞一個的圈子,向東北方向匯入黑龍江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