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西北鐵路(第2/2頁)

雖然西北少水,但並不意味著就沒有洪水了。

鐵路都要修在與河道平行的河谷地之中,這些地方一旦發洪水,就是會被淹沒的地方。所以朱祁鎮看到這裏的鐵路,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那就是這裏鐵路都是修建在與嘉峪關那邊近乎一樣的厚重的石頭地基之上。

既是河堤也是鐵路。

所以這造價又增高了不少。

而且這還是依舊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的。比如從平涼府往西到蘭州府之間的道路。要通過瓦亭關六盤山。這是最難啃的一段路程,只要這一段路程修建好之後,雖然到了蘭州乃至於嘉峪關一帶,還是有很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比不上這裏困難。

而今平涼府城之中,有很多倉庫,囤積了大量修建鐵路的物資,鐵軌,枕木,乃至於各種鐵制零件。只能修通這裏之後,就能以很快的速度鋪設到賀蘭山下。

當然了,賀蘭山下又有其他問題,比如說風沙,那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總體上來說,並不是沒有辦法的。總是工程量太過浩大了,不管是盤山還是打洞,都是要在這裏硬生生挖出一條大路來。朱祁鎮卻明白,他有生之年,很可能就看不到這一條路貫通到西域的時候了。

不過,鐵路修建力量也慢慢的培育出來。

之前鐵路修建工程技術人員都是少府麾下的,可以說是從鐵廠那一批人之中分出來的。

都不是太成熟的。

畢竟鐵路本身就不是太成熟的技術。

也犯過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錯誤。但是而今也逐漸成熟起來。也是因為西北鐵路的艱難困苦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不管是爬上的能力,還是防止洪水的能力,甚至修橋的能力,而今他們修過最大橋梁,還是在西安附近的渭河鐵路橋。

而今還沒有在黃河上架橋的能力。

估計大部分東部省份的鐵路,都不會有什麽大問題了。

朱祁鎮暗道:“大規模鐵路建設可以著手準備了。”

換乘鐵路之後,朱祁鎮的速度加快了。很快就到了西安。住進了故秦王府之中。

而今秦王已經被封道南洋了,這些府邸就被查封了,成為皇家的產業。怎麽處置還沒有一個定論。

畢竟,王府的規格是不能讓別人用的,但是如果好好的王府都拆了,也是極大的浪費。

朱祁鎮之前關注點,都在如何將藩王安置在南洋,對於這些因為遷徙藩王而產生的副產品,也沒有多大關注,此刻看來,秦王府本身就是一個小一號的紫禁城而已,朱祁鎮住在裏面有一種回到北京的感覺。

但是北京城的維修與修繕,每年少說一百萬兩打底。

建築都是這樣的,凡是看上去光鮮亮麗的建築物,都需要大量的保養,否則很快就不行了,單單是紫禁城那些琉璃瓦,幾乎二十年都要完全換上一遍,這都是花費。

這些王府維護下來,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幾十個王府加在一起,恐怕要超過了紫禁城的花費。如果不維護。

別的不說,南京紫禁城就是下場,等南明的時候,南京紫禁城之中連一些完好的宮殿都找不出幾個來。

朱祁鎮思量一番,下令對各地王府進行改易,將王府特有的一些建築就行拆除之後,成為各省巡撫衙門。當了,王府規格設計是深入每一處的。如果要完全沒用僭越的地方,恐怕就要完全拆掉重建了。

朱祁鎮意思是頭臉,主殿,外墻,瓦片,這些太過明顯的地方,進行更改便是了,其余的地方,就再今後修繕的時候慢慢改便是了。

這也是朱祁鎮對應下面一些要求的回應。

胥吏改革之後,大明行政效率提高了,但是底層人員也增多了不少,省一級部門也增加了不少,人員增多衙門都有些不夠用,礙於官不修衙的傳統,下面的辦公區域都很緊,在東北地區還不明顯。

畢竟東北都是新建的。而在西北這些府縣,朱祁鎮看的很明白。

其實這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畢竟不是每一個省會都有王府的,也不是每一個王府都在省會的。大規模衙門建設,卻是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