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

“如今我復漢軍自然不會被宗族和家丁所擾,可若是將來立國以後,卻是不得不多加以提防,以防止未來再出現漢陽之變。”

李紱語氣裏帶了幾分小心,他知道自己現在說的多麽犯忌諱,什麽是漢陽之變?就是指寧忠源帶兵反清一事,當時的寧忠源所依靠的,也就是寧家的宗族力量,還有幾乎等同於寧家家丁的漢陽營,才能夠實現逆轉。

可是他寧忠源當初能做下這個漢陽一事,可要是將來王家、李家和趙家也這麽幹,那該如何是好呢?這個問題寧渝想過,李紱想過,甚至是親手發動漢陽起義的寧忠源,自己的心裏也是想過的。

“眼下的宗族,或許可以先放一放,咱們可以先看看怎麽控制家丁。”寧渝臉上微微帶著幾分感嘆,緩緩道。這做事嘛,要一件一件來才行。

說起家丁,李紱卻是有些感慨,因為當年他出生之時,家裏便十分貧寒,差一點他就被賣去做了家丁,因此在後來做了官以後,對於大清的這一特色奴隸自然不會陌生,因此便對寧渝開始了科普知識。

大清之前的奴隸制度跟現如今是截然不同的,像兩宋時,傳統的奴隸制度是逐漸趨於消解的,奴婢開始逐漸從賤民階層的枷鎖中解脫出來,成為與其他平民享有一樣權利的良人。這個時候的奴婢關系不再是終身的主仆關系,而是建立在雇傭契約上的雇傭關系。

因此宋朝時候的奴婢是不能隨意打殺的,所謂“諸奴婢有罪,其主不請官司而殺者,杖一百;無罪而殺者,徒一年。”因此這個時候的奴婢,與大清的奴婢是有截然不同的待遇。

到了明代之後,明初嚴令只準官宦之家役使奴脾,而“庶民之家,存養奴脾者,杖一百,即放從良”,對於數量上更是有嚴格的要求,“公侯不過二十人,一品不過十二人,二品不過十人,三品不過八人。”在這種制度下,地方上的士紳根本無力掌握太多明面上的武力。

可是到了大清就不一樣了。實際上在目前的大清當中,奴隸風氣是極為盛行的,這一點與歷朝歷代都不一樣,而且對於蓄奴的狂熱,貫穿了整個大清上上下下,從帝王貴族到地方官吏,從商賈豪富到地主豪紳,無不蓄養奴婢。

不光是八旗蓄奴,連普通的仕宦之家,多半也是“憧仆成林”,像地方上的督撫大員,通常蓄奴甚至“有至千人者”,就算少一點的也就數百人不等,連同寧家在未起兵之前,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在明面上養上那麽幾百個家丁,暗地裏養多少更是沒人去管。

說到最後,李紱甚至有些感慨,“復漢軍起兵,正是得益於大清有此弊處。否則以數人匹夫之力,如何能抵擋朝廷的大軍?”

寧渝想到了這裏,也不由得苦笑一聲,可是如今眼看著要坐天下了,自然不會再把這麽一個大大的漏洞還留著,就算將來沒有第二個寧家,可是對於社會的破壞也是極其深重的,畢竟多一個奴隸,也就意味著將來少了一個能夠納稅的子民,因此無論如何,也要消減這一情況。

“當下若是要用太過於強橫的手段,來奪取士紳的家丁,恐怕會引起天下所有士紳的反對……”李紱這句話說的委婉,可是意思也很清楚,往士紳頭上動刀子,就得準備好被反噬。

“所以這件事情要一點點來,就好比溫水煮青蛙一般,陡然間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咱們得慢慢來,可是這件事得去做才行。”

“溫水煮青蛙?”李紱突然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懵,這個詞還真新鮮嘿!

寧渝哭笑道:“就是把蛤蟆放進鍋裏,剛開始燒火的時候,它們是不會感覺到熱的……等到它們感覺到熱的時候,已經跳不出來了……咳,你先別管這個,咱們得做這件事,因為這個關系到將來,至於現在的情況,也得顧著!”

李紱輕輕搖了搖手裏的折扇,“事情做肯定是得做,只是看怎麽做,這一下子不讓士紳們蓄奴恐怕不行,但是針對數量上,咱們不妨照搬明制。”

“嗯……除此之外,我以為,或許還得在新的人頭稅上做些手腳……”

寧渝沉思了一會,卻是拿定了一個主意,“新的人頭稅也要將奴婢囊括進去,不過這個錢得主人來出才行,至於奴婢的人頭稅以平民五倍計之,然後再加上一條,超過十人者,按照十倍計之,超過五十人者,按照百倍計算。因戰功賞賜奴仆者,以平民計之。若是私蓄奴婢者,統一按照百倍處以罰金。”

“嘶……”這個主意卻是把李紱都給驚住了,他望著眼前的寧渝,卻是連連喊出了幾個好字。“大都督這一招,何止是讓他們割肉……軟刀子殺人,這也太狠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