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3/3頁)

其實說起來怎麽弄錢,其實法子並不是沒有,大清缺錢可不等於天下缺錢,至少這攤牌和捐納還沒有開始呢……無非就是誰來開這個口的問題,當然,開口的那個人,將來也是背黑鍋的絕佳選擇了。

“奴才以為,或可勸商捐納……另外可以加征三餉……或可一解危局。”張廷玉跪在地上,冷靜說道。

這兩個法子其實也是很常見的招數,無非就是朝兩撥人要錢罷了,捐納是找大商人捐款,而加征三餉自然便是找農民要錢了,特別是加征三餉,其實就是重新把明末的政策給撿起來,把上面的灰塵吹一吹又重新拿來用了。

何為三餉?即遼餉、剿餉與練餉,都是明末時朝廷飲鴆止渴的舉措,其中遼餉加派是為後金入侵,遼東戰事緊急,軍餉不足而起;剿餉是為鎮壓農民起義籌措軍費;練餉為鎮壓農民起義練兵所用,在民間又被稱為三大征。

在滿洲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深知三餉之弊,聲稱:“前朝弊政,厲民最甚者莫如加派遼餉,以致民窮盜起,而復加剿餉,再為各邊抽練,而復加練餉。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遠者二十余年,近者十余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而後便將三餉給廢除了。

不過後來到了順治年間,大清也沒有執行廢除三餉的政策,依然是沿征未改,其中特別是遼餉中的九厘銀,不久即被編入《賦役全書》,作為田賦的正額予以征收,也就是說一直到今天,這個遼餉都是沒有停過的。

雍正當然知道三餉的弊端,這個時候若是再加征,恐怕真的會逼得烽煙四起了,因此他想了想,覺得還是商人的錢好要一些,當即便否了加三餉的提議,而是同意了找商人捐納。

可是問題又來了,大清的商人雖然都是肥豬,可是不代表他們腦子笨啊,這個時候要是找他們刮油,都跑到復漢軍那邊了咋辦?

張廷玉可是知道的,自從復漢軍的江南工商總會成立後,不少北方的商人都跑到江南去了,這可不是因為他們心懷漢人,還不是因為江南對商人不苛刻,若是朝廷這個時候,再打開捐納,估計剩下那些商人也怕是要跑路了。

“奴才以為,或許可以開礦禁還有開發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