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

盡管李紱被寧渝給挽留了下來,可是如今面臨的困境依然沒有改變,只是此時的李紱也知道寧渝的堅持,也就不再談要廢科舉之事,僅僅希望寧渝能夠對士林網開一面,不要做的太過於絕情。

“陛下,臣以為,若是絲毫不顧士子的想法……怕是也會使得一些人鋌而走險,於朝廷一統大業終究不利。不如放出聲去,明年加考一門恩科,就以八股內容為主,至於新式科舉照理進行,不過其錄取名額放出一部分給舊科,以安撫士子之心,豈不兩全其美?”

教育部尚書寧忠權給出了建議,表面看上去似乎好像也還行,不少大臣對此也是點頭表示認可,如果都能退一步,想來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寧渝眉頭微微皺起,輕聲道:“若是要給士子們一條出路,倒也不難,可是不能在科舉上動腦筋,否則眼下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眼看著寧渝再次否定了大臣的建議,首輔寧忠景覺得自己得說話了,他委婉的勸道:“陛下,八股取士雖然弊處甚多,可是畢竟只授予秀才而已,可以將其分配至雲南等地,以進行孔孟教化之道,或許也能起到幾分作用。”

聽到寧忠景這麽說,寧渝卻是眼前一亮,這個想法似乎還不錯,盡管八股文章毫無作用,可是用來教化邊地卻是一大利器,倘若將來派遣儒家士子前往雲南、西藏、新疆乃至於將來的緬甸、安南等地,倒是一招妙手。

至於士子們願不願意去的問題,那可就由不得他們了,於公而言,朝廷取士自然是為了教化民眾,那麽想不去那也是不成的,除非你放棄考試徹底不當官;於私而言,前往邊地傳播儒家道統,那可是堪比聖人傳教的功德,你好意思不去?

“哈哈哈,國有一老如有一寶,首輔此言倒是妙極,朝廷科舉法度原本不應再改,只是念在儒生讀書不易,若是能通過此法謀得一條出路,亦是朕與朝廷法外施恩之緣故。”

寧渝臉上帶著幾分壞笑,這個坑簡直挖得讓人不得不服,想不往裏跳都不行!

最關鍵的是,若真有那等不畏艱險前往邊地的儒生,在經過邊地復雜的環境考驗後,其根本想法也能發生轉變,不至於一味愚昧下去,倘若那些不敢去邊地的儒生,要麽徹底告別官場,要麽就重新攻讀新學,堪稱是一石數鳥的妙計。

畢竟在這個年代裏,讀書識字之人本來就少之又少,若是一味壓制儒生,怕是寧渝想要選取合適的官員都比較難,因此若是能夠廢物利用一番,似乎也不錯了。

“李卿,你以為此策如何?”

李紱低頭想了想,卻是無奈道:“如此也可,只要能給士子們再留下一條路,想來他們也不會再這麽鬧騰下去的……只是臣依然以為,陛下絕不可小看儒家道統,它能夠為歷代君王所用,那是有其自身的道理。”

寧渝默然,他當然知道儒家所起到的關鍵性作用,可以說中國能夠始終保持著大一統的傳統,儒家功不可沒,倘若是別的學說,恐怕很難有這般向心力,而這種向心力在這個時代依然是不能缺少的東西。

“李卿的意思朕自然明白,只是眼下乃大爭之世,有些事情朕也只能進行一番取舍了。”寧渝微微搖了搖頭,繼續道:“此事先就這麽處理,教育部可將這個方案公布出去,傳遞給各省考試院,並在報刊上進行公布。”

“倘若這個方案他們再不同意,那麽也就不用在管他們的看法了,國家大事豈能只顧一小部分人的道理?諸省考試院照常進行,選官授官亦不得拖延。”

寧渝其實從頭到尾都並不擔心士林的反映,畢竟後世裏大清可是直接一道命令就徹底取消了科舉制度,也沒見士子們能做些什麽,眼下他已經算得上夠客氣了,要是再不識趣,他寧某人手裏的槍杆子也不是吃素的。

“是,陛下。”

群臣拱手應道,只是這番話依然讓眾人一陣感慨,因為這已經是板上釘釘了,舊有的科舉時代算是徹底消失了,而將來的新式科舉,恐怕也不會像過去那般一朝金榜天下聞名了。

畢竟甭管你考得再好,都得從基層實打實地開始幹起,若是沒有幹事能力只會考試,那麽這輩子也就是一個秀才,因為沒有相應的政績托底,根本連參加舉人考試的資格都沒有,更不用說走到更高位了。

寧渝心裏想了想,決定不能這麽便宜了士子們,繼續道:“自即日起,凡是出現逃稅漏稅者,一律不得參加科考,若直系親人出現逃稅漏稅者,亦取消其科考資格。”

眾人聽得有些目瞪口呆,他們幾乎人人都想起了清初的那個一文不值探花郎,臉上便有些異色,不過倒也沒有特別奇怪,畢竟士紳一體納糧制度已經推行很久了,這個政策只不過是再次進行強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