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

在一片蔚藍無垠的海面上,一艘老式英國郵船正在緩緩前進,在強勁海風的推動下,高大的風帆顯得極為壯觀,在桅杆上懸掛的英國旗幟也隨著海風上下舞動。

這艘郵船的名字叫夏爾號,是原來英國皇家海軍下屬的一艘戰船,後來賣給了英國東印度公司,並且被改造成為了一艘郵船。可即便如此,郵船船舷下面密密麻麻的炮位,依然在警告著海面上的每一艘船只,它並不是一只聽任宰割的綿羊。

夏爾號並非是從英國出發,而是從法國出發,搭載著幾名神秘的客人,經過了大西洋,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然後在巴士拉進行了短暫的停留和補充淡水後,轉向東方航行,並且在長時間的航行後,逐漸進入了馬六甲海峽。

“馬上要抵達那個神奇的帝國了……”

“或許並不神奇,馬克波羅也許只是一個高深的騙子……”

“可無論如何,我們都是身懷使命,不是嗎?”

在略顯豪華的郵船裏,三名西洋人正在休息室的壁爐前取暖,臉上大多都帶著幾分和煦的笑容,可唯獨話語中的交鋒,卻透出些許不和諧。

實際上這三個人的身份都十分不凡,其中一名滿頭白發的白人老者是英國派到寧楚的大使皮埃爾·古貝爾,而另外一名身材略顯臃腫的中年人,則是法國派到寧楚的大使阿爾弗雷·科曼,最後一名皮膚白皙的中年人,則是受到瑞典國王弗雷德裏克一世派遣的使臣埃裏克松伯爵。

三人之所以乘坐一艘郵船前往東方,原因便是前番恩斯特的功勞,再加上多國駐亞洲的使臣報告,促使英國、法國以及瑞典決定遣使訪華,促使對華進行直接貿易以及達成其他多項目的,而對於這三國來說,他們在訪華之旅上有著共同的利益。

說起來眼下歐洲的局勢並不明朗,雖然大北方戰爭的硝煙已經逐漸散去,可是仇恨卻並沒有淡化,特別是瑞典與俄羅斯之前的局勢,卻是越發顯得緊張起來,若非剛剛繼任的瑞典國王弗雷德裏克一世努力平抑國內的矛盾,只怕跟俄羅斯的再一次大戰就會重新打響。

對於歐洲其他各國來說,他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北方戰爭的影響。其中大不列顛以及漢諾威國王喬治一世與丹麥、挪威、勃蘭登普魯士以及最重要的主角俄羅斯,達成了一項反對瑞典的聯盟,並且成功地削弱了瑞典在歐洲的勢力。

在1720年達成的《斯德哥爾摩條約》中,漢諾威—大不列顛和勃蘭登堡—普魯士與瑞典實行了單獨媾和,成功瓜分了瑞典在北德意志的領土,而具備一定反俄傾向的法國則選擇了調停,避免瑞典在波羅的海南岸勢力的徹底崩潰,使得當時瑞典同法國的關系越發密切。

因此,當寧楚作為一個新生勢力,卻是俄人的重大戰略敵人出現後,剛剛繼任沒幾年的瑞典國王弗雷德裏克一世,頓時就忍耐不住,選擇遣使訪華,於是便正好連同英法兩國的使者一道,乘坐夏爾號前往南京。

而這一次足以震驚歐洲各國的遠航,被譽為前往遠東的‘開拓之旅’,只是到底獲得的是友誼還是敵意,誰也不清楚。

不過在舉世矚目中,俄羅斯女皇葉卡特琳娜一世在聽說了這件事後,只是輕蔑地對著英國駐俄大使說了一句話,“大不列顛無需為一個野蠻而落後的國家如此關注。”

對於寧楚的崛起,整個俄羅斯帝國都是相當惱火的,特別是當大清帝國被寧楚像掃垃圾堆一樣,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被徹底掃除地幹幹凈凈,更是使得聖彼得堡的貴人們感覺到如坐針氈,這感覺就好像原來身邊只是一只病土狼,可是現在卻成了一頭真正能夠吃人的活老虎。

或許是傲慢,或許是敵意,聖彼得堡並沒有想著給南京派去特使,甚至連更多的關注都沒有——眼下的他們,依然想著在瑞典方向找到更多的擴張空間。

然而實際上,在此時的歐洲,除了俄羅斯以外,其他的國家對於東方的印象都是比較模糊的,對於寧楚這樣的帝國更是有些看不清,而華夏遼闊的土地加上大量的人口,也使得歐洲人的態度十分謹慎——這是一個能夠跟英格蘭和法蘭西平起平坐的東方大國。

“俄羅斯人在遠東似乎得到了不錯的收獲,或許我們將能夠看到未來一場爆發在遠東的大戰,只是相比起俄羅斯的那些灰色牲口,我實在是不太看好寧楚的努力。”

英國駐華大使皮埃爾·古貝爾是一個十分典型的英國爵士,他望著阿爾弗雷和埃裏克松伯爵侃侃而談,實際上他也是在試探對方的情報。

埃裏克松伯爵眉頭皺了起來,與英法不同,這一次瑞典國王弗雷德裏克一世派遣他遣往遠東,很明顯是帶著特殊目的的——盡快評估寧楚的軍事潛力,並且盡可能與其展開相關的軍事方面合作,以牽制甚至是打擊遠東的俄羅斯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