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

寧忠海的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實際上已經有不少人能夠看出工商大興背後所帶來的重重矛盾,即在這個轉變階段的過程中,本身需要犧牲大量的人口、環境甚至是其背後帶來的一切代價。

辛虧寧楚在之前進行了長期的戰爭,擁有大批的戰俘可以緩解這個過程中產生的陣痛,因此目前並沒有被更多的人感受到,他們能夠感受到的變化,其實放在個人的層面上是很小的,幾乎可以說微不足道。

然而放在了國家的整個大層面上,這個變化是極其離譜的,甚至有些嚇人,從糧食產量、生鐵產量,甚至是人口數量的增長上,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整個寧楚幾乎就像一輛加速越來越快的馬車,朝著前方駛去。

程望臉上帶著些許擔憂,嘆氣道:“陛下聖心獨運,所作所為都有自己的主張,眼下我們只能靜觀其變了。”

“不,在朝廷上我們可以靜觀其變,但是在大局上,一定要跟著陛下的步調走。”

寧忠海揮手道:“我大楚同準格爾的戰爭,大抵會在今明兩年內徹底結束,可是同俄人的戰爭,或許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裏,我們需要將力量下沉到地方上去,最好是要到東南亞,到時候才能吃到第一口好處。”

不得不說,寧忠海作為工商部尚書,其陽光還是非常敏銳的,他一眼就能看出大楚的戰略重心雖然在北方,可是經濟發展的重心卻始終都在南方……特別是這一次同英法瑞典三國的談判,幾乎已經透露出皇帝的想法——對於規則內外,他的對待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規則內即指當初寧渝在內閣會議上劃定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裏面不能存在封君,不能存在豪強,如果有那都會受到朝廷的殘酷打擊,因為那些地方都屬於核心。

可如果是在規則外,可以有封君,可以有豪強,也能充分滿足大家的野心,只要你有能力,就都可以出去開拓發展,但是與此同時,朝廷不會為你兜底,是賺還是賠都看個人能力。

寧忠海心中明白,想要讓勛貴派長期不衰,光靠國內的影響力是不夠的,倘若等到目前的這批功勛老臣逐漸老去後,再想要如今的鼎盛地位是絕無可能的,因此必須要持續不斷對外開拓,才能始終維持勛臣派的地位。

程望點了點頭,輕聲道:“只是眼下很多人的目光還是只停留在國內,實在是太短淺了些……京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實在是令人汗顏啊!”

“無妨,樹大有枯枝,都察院會幫我們清理這些人,但是咱們自己,不能出現原則上錯誤,否則即便是陛下,也救不了我們。”

寧忠海臉上帶著些許凝重,他望向了紫禁城的方向,悠悠嘆了一口氣。

……

“江南士風柔弱,可不是沒有敢於出手的勇氣,薛公此舉堪稱一時表率,只可惜讓董成玉和盛奇這二人僥幸過關,未免有些遺憾。”

在南京城的一處茶樓中,一名青衫老者臉上帶著些許笑意,正是江南大儒嚴鴻逵,而在他的下首,則坐著一人,卻是主持京察之事的左都禦史薛海雲。

薛海雲臉上帶著些許苦笑,輕聲道:“京察非黨爭之工具,在下即便是主持京察,也不可能肆意編造,否則只會引起陛下的不快。倒是這一次京察中,出現的問題確實不少,卻讓人多少有些憂心。”

“哦?薛公的意思是?”

嚴鴻逵不同於他的好友呂毅中,他多少還是比較熱心於政局的,只是皇帝不太欣賞他,也只能平日裏讀書聊以自娛,可是像這種朝廷消息,他也往往都帶著很大的好奇心。

薛海雲搖了搖頭,“嚴格來說,大楚立鼎以來,諸事都尚順遂,可唯獨有一點,朝廷官員與商賈之間的聯系卻是太過於緊密了,就拿那個董成玉而言,我雖然沒有證據能證明他在南京舊城改造方案中有謀私利的情況,可是他每日裏都同那些商會商人們宴飲,著實令人不齒。”

“世風日下啊!我士林君子,豈能同那些滿身銅臭的商賈同流合汙?”

嚴鴻逵臉上帶著幾分惋惜,“陛下重用工商,為的雖是富國強民,可是終究並非堂皇正途,且那等商人為了謀取暴利,殘害生民無算,就好比那條所謂的寧滬鐵路,雖然不知道修來到底有何用。可是眼下據說已經為此死了數十人……”

薛海雲臉上點了點頭,雖然他知道這死的數十人,都是戰場上俘虜的八旗兵,可是聖人教化之地,怎麽能夠這樣罔顧人命呢?就算是八旗俘兵,那也是人啊!

“陛下如今大興工商,這些話就不要再說了,到時候讓人聽到了平白生出誤會。老夫以為,我士林一派前番屢遭挫折,如今陛下似乎多有重用之意,在這個關鍵口可不能再惹怒陛下,就連次輔大人也是這麽以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