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0章 巡察與戰略擬定(第3/5頁)

從某種程度講,閃耀系統的兵,就是消耗品。

但換個角度理解,卻又是愛惜的體現,因為按照閃耀系統的說明,該體系走的是精兵路線,對付幾萬、甚至十幾萬喪屍,兵的數量都不用上千。

當然,真要是十萬以上,戰鬥的主力就不再是士兵,而是兵器。

比如震波塔,可以範圍性的殺戮喪屍。

但這種兵器對特喪效果不行,不光是特喪耐受性更高,還因為它們的內在結構,跟普通喪屍並不相同,專門為它們進行震波調頻,性價比很低。並且‘可調頻’的設計會令武器復雜化,更難維護,也更容易損毀。

因此,就需要其他武器專門針對特喪進行打擊,而由震波塔來對付數量眾多的普通喪屍。

也就是說,狙擊手崗樓、震波塔、高墻,這樣的一個組合,是種很不錯的組合。

但想要建立這樣的防線並不容易,需要攀爬閃耀系統的科技樹,資源方面也得按照閃耀系統的換算機制來。

趙文睿如今考慮的,是更初級的,用於起步階段的防禦手段和戰術。

在完成了觀察及一些簡單的測試項目後,趙文睿又和喬納森確認了下藏金谷地區的礦產分布。

這個礦產分布,也是按照閃耀系統的規範來識別的。比如這裏林木充裕,山石眾多,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但這些山石,以閃耀系統的規定來分析,卻並不屬於礦產。

真正的礦產只有一處,在整個地區的西部。

趙文睿知道,哪裏必須早日清理出來,並開始生產,否則沒有足夠的設施,15日後的那波屍潮他扛不住。

查看完礦點,兩人又北上,一路上的原則就是沒有喪屍就深探,有則盡量不去招惹,就這樣,隱形的疆界慢慢勾勒了出來。

有些地方直接探到了底,比如西部的藏金谷出口,那裏山谷狹長,山勢陡峭,長千多米,被稱作羊腸谷道,有那麽幾頭喪屍,也很容易清理,關隘一落,便是易守難攻的天險。

而北面,情況則不是很樂觀。就在列車由東西走向拐為南北走向的那個轉角更北一些,有個兩百多米寬的豁口,趙文睿用探測器向內窺探,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紅點。

初步估測,那裏是僅次於指揮中心落腳的谷地的一片相連的谷地。

喬納森認為將兩百米的豁口一守,就OK了。

趙文睿卻不認同這做法。因為他掌握著閃耀系統提示的一條關鍵信息——16天後屍潮自北部來襲。

這意味著這個方向,是通往外界的主要出口,這個外界,指的是有數量較多的喪屍的那種。

在這樣的背景下,守豁口而豁口防線被迫,就徹底沒有了緩轉的余地。

另外,既然這個方向喪屍數量充沛,那麽就得考慮流通性的問題。

很可能會在某個時刻,就出現小股的摸魚喪屍。

而且這樣的流通性,還會引帶小規模的喪屍暴動,這跟水滴入水,繼而泛起漣漪是一個道理。

綜合來說,這個方向,是個喪屍活點,因而是防禦重點。

而喬納森心心念念的鋼橋彼岸,反而沒那麽危險。

不得不說,若是沒有閃耀系統的提示,趙文睿也是會將重心放在守橋上的。

因為稱作列車一路行來,沿途看到了不少喪屍,連土地似乎也受到了毒害,給人種積年巢穴的視覺沖擊。

而過橋後沒多遠就是近乎90度的一個轉彎,因此火車往往是在快到橋之前就開始減速了。

缺乏速度,更容易被喪屍趴車甚至堵塞,所以橋及周邊區域的控制,可以說是退路的保障。火車一趟趟的來,也更容易從這個方向將喪屍引帶到谷地。所以但凡有點腦子的,都能看出這裏的重要性,以及危險性。

但現在,趙文睿卻有了更大膽的計劃,既然看似險峻的橋之彼岸其實是個喪屍死點,就像缺乏流通的死水一般,小心一點,就只會微起波瀾,那為什麽不組織戰力,徹底清剿鋼橋彼端的喪屍呢?

一旦完成清理,好處自然是很多的。

比如保障了這一段鐵路線的安全,有了更充裕的可迂回空間,還可能有礦。

而在北方屍潮南下時,這邊就沒有了響應、而成為另一股進攻力量的可能。

有了這樣的思路,趙文睿重新擬定了核心戰略,改為全力清剿,分化消滅。而不是等屍潮發生,附近區域內的喪屍全部發狂,那樣,以新生的據點的防禦力,是很難扛住的。

兩人中午隨便吃了點幹糧對付了一頓,等回到指揮中心,已經是夕陽落山。

借著昏黃的光線,能看到已然變了模樣的指揮中心,和矗立在大地上的兵營。

喬納森驚訝的道:“你給他們許諾了什麽,讓這些人幹勁這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