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在絕望中聊以自慰(第2/4頁)

而照著這次觀察來看。其操作很可能是在制造一個類空泡環境,進而實現曲率航行的目的。

也就是說,前邊的開道艦船,攜帶了大型能量發生器,制造曲率航行的環境,後面的艦船則加入這個類空泡的能量力場區內,從而達成群體的曲率航行。

所以,每艘開道的大型艦船,實際上都囊括了一支數量過百的艦隊。

姑且將這樣的一支艦隊力量視作完整的作戰體系,就類似人類的航母作戰群那樣的體系。

然後再進行細一部分的分析,來推測各類艦船的功能。

而最後的分析結果,推導出G星人的大艦隊,跟人類的艦隊相似度極高,但是其編隊,更接近人類二戰時藍海艦隊的編制,而且是二戰前期,航母並沒有成為艦隊主要角色的編制。

但這些艦隊還是擁有類航母的母艦的。

就規模而言,主力戰艦,母艦,補給艦是一個級別的,長度都超過了1千米,下來開道的曲率發生器艦船略小一些,雖然長度也就600多米,但十分的粗壯,像是一枚枚大頭圓電池。

另外還有一種大型艦,充滿了拼湊的金屬朋克風格,在分析之後,人們有理由相信,這就是之前的斥候艦隊,現在是它們抱團時的模樣,像是一枚條狀水晶,而一旦分裂就是四小一大。

顯然,這種艦船扮演的角色就是人類艦船中的登陸艦,是用於突入大氣層後作戰的。

其他就是小型艦船了。當然這個小是相對而言,最小的,長度尺寸也是300多米,跟福特號航母的長度相似,寬度略差一些,但高度相近,所以排量絕對不低,在人類而言,妥妥的大艦。

這樣的一支大艦隊,讓人看到渾身發冷,畢竟那是100多支數量過百的艦隊,人類到時候怕是來其中一支艦隊的總噸位都湊不出來。

目前貌似唯一有希望湊出一個相若總噸位艦隊的,就是趙文睿的第一秩序。

然而,一挑一百好幾十,怎麽算都感覺是作死。

借著趙文睿發共享信息,聯盟也趁機提了問題,即他對這個情況有什麽看法。

趙文睿表示基本在自己的估測範疇之內,數量略微少一些,他以為以G星人的工業產能,總數能達到3萬。目前來看制約其規模的主要似乎是人口?

總的來說,G星人的艦船自動化還是蠻高的,每艘艦上沒多少人,甚至主要人員是類似星際陸戰隊的角色。船員真沒幾個。

這樣估算下來,這次G星人遠征,也就200多萬,舉星球之力才這麽多,它們的人口總數著實是很成問題。

聯盟聽趙文睿這麽說,總算心理略感安慰。

既然趙文睿這麽淡定,並且表示沒有沒有超出預估還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那麽說明他正造營造的艦隊規模,是能夠趕得上G星人的一支艦隊的,而在戰力上,怕是只強不弱。這算是個好消息,當然,是聊以自慰的那種。

然後聯盟的人就商量我們該怎麽辦?

大部分人認為,將地球引力圈以內的區域,視作近海,然後將核彈當做魚雷,至於是岸基發射,還是魚雷艇玩突擊,那就騎驢看唱本了,反正就是這麽個打法,以核武守軌道圈。

其他的方案,基本都屬於暢想、甚至意淫。

現在人們主要擔心的,除了這個魚雷保護海岸線的玩法是否能奏效之外,還擔心G星人有類似核武的大範圍殺傷性武器,如果是在格陵蘭,南北極將永凍冰川大面積的消溶,就會導致全球範圍內的海嘯。

而人類文明經濟,沿海城市占據的比例非常高。至於腳盆,英國之類的國家就更不用說了,大海嘯過後,基本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啥了,能自救而不需要別國幫忙都算是能力出眾。

反正一輪全球大海嘯就能人類哭爹喊娘,如果再在幾個都市群,比如洛杉磯那樣地區扔幾個大炸比,那麽全球性的難民潮就開始了。

這樣的殺害對G星艦隊來說並不難做到,因為人類的地球防禦軌道圈漏洞太多。

而對人類來說,這樣的大動蕩,會使得各國直接超負荷,或許天朝的春運體系能分享下經驗,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天朝。

所以隨便算算賬,大家都挺絕望的,貌似G星人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畢竟只要稍微動用些災難級武器,就能大大的削減人類一方的戰爭潛力。

這樣一來,也就沒有什麽相持階段,缺乏足夠安穩的後方,拿什麽相持?

而偏偏制軌權的爭奪是全球範圍性的,沒有任何一處不在敵人的攻擊範圍內。這就真悲催,一波波的全球轟炸,都不需要洗地,就照著你人口聚集的地方炸,人類都分攤開,鉆林子的鉆林子,鉆山溝的鉆山溝,生產體系就沒人搞了,而且這種四處亂轉,會導致破壞性的消耗,以及因為大多數城市人並不能適應荒野生存而大量的病倒和死亡,然後緊跟著就是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