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在絕望中聊以自慰(第3/4頁)

所以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是相當恐怖的,不能聚集的人類根本無法阻止有效的生產建設,單純的消耗,並且缺乏足夠的生存物品,會飛速消耗人口。

屆時僅靠國家儲備的那些?怕是不太夠。

各國都說說是我們為了應對核戰有準備。但實際上準備到什麽程度,都心理有逼數,這裏的邊的說道太多了。真實情況也遠不像統計數據那麽樂觀。

那麽咋辦呢?

從現在開始就開始組織這方面的演練?並且挑選人口,為種族延續做準備?

看來差不多真的可以展開了,再不搞就來不及了。

不過只要一搞,全球肯定會先亂一波。

所以得做好亂世用重典的準備。

總之自從確認G星人100多支太空艦隊已經在路上,各國就真的開始忙碌了。這次是肯定不能捂蓋子了,因為根本沒什麽把握,到時候大家都沒準備,那麽就可以開啟滅國倒計時了。

要說瑞典人的素質確實不錯,在國民獲得通知,確認這次是種族生死存亡危機後,趙文睿以優質鐵礦為主的資源需求仍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這或許有聯盟背後出力吧。

盡管他表現的很消極,但聯盟是把他當個強力單位仰仗的,保障他這邊的需求,讓他能按計劃發展,估計是政治任務。

實際上到了這個階段,他的需求已經相對單一,但量確實是上來了。因為規模在不斷增大。

更多的正三角工業大廈拔地而起的同時,地底的拓展建設,規模更是宏大。

不久之後,也就是趙文睿降臨這個世界第七個月,造型有些萌胖的運載飛船就出現在工業大廈打開的頂層。

它是緩慢上浮的,並且在離開工業大廈的範疇後,開始展開,有些像是吹氣球,但更規律和秩序,從頂層向周邊擴展一圈圈的,非常有美感。

這些看起來有些飄,讓人聯想到氦氣飛艇的大胖子,其實是以金屬為主,而其關鍵設備之一,就是矢量控制裝置,也就是俗語說的反重力。

它攜帶者上萬噸的物資,利用反重力以並不算快的速度垂直爬升,然後在一定高度,開啟等離子推進器,沖出重力井。

這玩意當然沒有躍遷引擎,它就是個短途送貨的,沒有必要裝那個。而且第一秩序現在的工業等級,也生產不了躍遷引擎。

這時候,第一秩序已經有三座工業大廈,每天都會生產三艘運載飛船,而運載飛船送貨到位後,則會返回。

十天後便有三十艘運載飛船,一刻不停的上上下下運送物資。

在環地高軌道,一個大型星港,以一天一變樣的速度在建成。

而從第十一天開始,三座工業大廈就開始發射另外一種艦船,它們是類似拖車頭一般的艦船,是簡版的拖曳艦,它們能在太空中拖曳龐大的標準集裝箱體系,這些集裝箱鎖在金屬構架體系中,拖曳艦就拖這個額金屬構架。

它們自身想要突破大氣層去太空太費力了,因為它們沒有反重力,也無需那玩意。所以運輸艦會幫它們一把,帶它們出重力井,然後就開始自行遨遊。

拖曳艦的作用,是將物資從星港拖往地月之間的1號拉格朗日點。在那裏會建立深空殖民衛星城,前期不會住多少人,而是成為太空工業的基地,以冶金為主,為造艦的艦殼做準備。

這個時候,第一秩序的工業產能就體現出來了,三十艘運載飛船,日夜不停的穿梭於大氣層內外,而其每次的單船運貨量都過萬噸,但第一秩序的制造速度,卻能跟得上其運輸,總是有足夠的貨。

聯盟輕易的就算出,以瑞典現在的資源供應物流量,根本沒法滿足第一秩序工業群現在的制造速度。所以工業群的原料,主要並不依賴瑞典國的那點物流,而是另有來源。

而聯盟的專業技術人員推斷,應該是工業群自己就有原料采集和粗加工體系,而具體很可能涉及其整個工業群向地下的擴張,另外也可能直接從巖漿層獲取所需的原料。

總之,第一秩序的發力,給了全球人類不少信心,因為只要是天氣晴朗,即便是白天,很多地區也能看到巨大的太空星港,晚上更是明亮如月。

另外,聯盟也暗暗松一口氣,確定趙文睿之前確實沒有吹牛比。

因為按照整體進度,這個時間段也差不多該是這個樣子了。雖然對他們來說堪稱工業奇景,嘆為觀止,但第一秩序是要在開戰見造好一支艦隊的,沒有現在這個進度,到時候難道靠嘴炮吹?

而到了這個時候,聯盟也算是對自己的協同合作能力有了逼數了,知道不可能做到無私奉獻,全力公關。只能是有條件的進行合作。

甚至,由於全球危機通告的下達,各國官方必須拿出足夠的行動力來解決諸如三防地下工事等問題,以安撫民眾,否則民眾一旦絕望而大暴動,那也就不用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