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激戰(第3/4頁)

炮台群先是太空魚雷發進,然後就是一輪輪的攢射。

G星人的艦隊自然也是紛紛開火,現在就算是超射程打擊,也比較有譜了,而上千艘艦船的火力覆蓋,形成流彈雨沒問題。

但人類有名將級驅逐艦的浮遊能量護盾。

一扇又一扇的能量盾撐開,多層防護,有的被破壞嚴重了,就重新陣列生成。並且這種開盾,是跟炮台群配合的,關閉時,就是炮台群攢射的時候。

G星人很快也發現了,於是它們開始自由涉及,而不是齊射。

這樣炮擊的時間固然錯開了,但也沒有了集火的打擊效果。很難說哪個更劃算。

人類這邊面對這種有時間差的亂射,只能是盡量協調,驅逐艦的富有護盾,由多個浮遊核心聚合後撐起的大盾,改為由單個浮遊核心撐起的小盾,為炮台群提供防護,而驅逐艦本身則通過高性能的能量護盾扛打擊。

這個時候雙方可以說都比較拼命,聯盟這邊的軌道炮台也是不斷被幹掉,碎片墜入大氣層,形成一陣又一陣的流星雨。

而聯盟方主要的打擊力量,其實還是第四艦隊補給艦送來的那批高性能太空魚雷。

G星人這時候真的已經是沒什麽拿的出手的力量去抵禦了。艦隊也開始出現自我犧牲的現象,一艘艘輔助艦,以及傷損艦船,為了掩護主力艦,主動跳出來拿身體去扛。

拋開敵對立場,以智慧生命的角度去看,這絕對是讓人肅然起敬、甚至潸然淚下的一幕,無數同僚主動犧牲,掩護推進,那種烈焰中粉身碎骨、化為宇宙塵埃的悲壯,對活著的人是絕大的刺激。

覺悟被喚醒,更多的人開始不顧犧牲,全力執行任務。

G星人艦隊進入超發揮狀態,整體戰鬥力有了顯著提升。

人類一方更多的軌道炮台化作流星雨,驅逐艦的近距離電漿脈沖三聯炮也都紛紛開火。

人類一方的太空戰機出動。

這些戰機雖然跟空天戰機差不多,但其實有所差別,它們不能在大氣層內飛行,但太空作戰能力更強些,也更大些,能夠攜帶更多的對艦飛彈。

飛彈和太空魚雷的差別主要是射程,飛彈要靠戰機距離敵艦足夠近,發射才有可能命中。

進入到這個環節,人類一方也開始悲壯,因為太空戰機的駕駛員都是活人,而G星人戰艦的近戰速射炮陣列並不算差。

投彈就有很大的概率被擊落,但太空戰機駕駛員沒有太多選擇,因為他們戰機的速度比不過G星人艦隊的速度,雙方能交火,主要就是迎頭交錯的那一下,指望太空戰機再去追,只會越追越遠。

機會基本只有一次,是唯一體現價值的機會,只能是覺悟滿滿的上。

所以那個瞬間,很多太空戰機都被打爆了,而能僥幸在交錯之後活下來的,不管有沒有完成使命,他們的戰鬥任務都可以說結束了。

G星人艦隊在這一輪打擊後,也已經是非常的慘,連傷的算上,也只剩下600多艘。

主要是第四艦隊補給艦的那批太空魚雷太狠,數量比40艘驅逐艦攜帶的還多,在這個最後階段,可以說是平均兩枚魚雷一艘艦的交換比。

不過,雖然面對人類的打擊,艦船還在持續的損失中,但人類一方也真是沒什麽狠招了。

就連第四艦隊的驅逐艦炮擊,都已經不以擊毀為目標,而是盡量擊傷,寄希望於G星人的傷損艦船在高速突破大氣層時,被劇烈的摩擦幹掉。

而接下來也確實是這麽個事。

大覺悟的G星人受損艦船,又來了一波集體犧牲,跟軌道炮群正面碰撞,以至於切入大氣層的角度都無法掌控,再加上本就受傷,紛紛在高空就開始解體,形成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流星雨。

而勝於的較為完好的G星人艦隊,緊跟其後,開始突破大氣層。

這時候所有人類都很緊張,包括趙文睿。

G星人的艦隊還有500+,簡單的算一下,500枚億噸當量的核彈引爆,地球會怎樣?肯定不比當初結束恐龍時代的那顆隕石的效力差。

而G星人的500艘戰艦所能釋放的毀滅能力,怕是要超過500枚億噸當量核彈的。

所以現在真的是最後最後一輪攔截,空天戰機群和無人機戰機群。並且這場攔截戰的主要作戰時間也就是幾分鐘。

趙文睿遺憾的是,第一、二、三艦隊的21艘無人機母艦,終究還是沒能趕上這場戰役。

之前站擼雖然創造了20倍殲滅,而己方沒有一艘艦船被擊沉的神跡,但損傷是不可避免的,畢竟那時候G星人艦隊規模還宏大,彈藥儲備也相對充足,傾力打擊之下,沒有被擊沉的,那也是第一秩序的艦船有層級級優勢,又比較克G星人艦隊的武力,但無傷就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