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 第一秩序挽天傾(第2/4頁)

而既然是這麽個思路,如何應對盧萬斯伯格所代表的哥特星區的軍民的求拯救,也就很容易選擇了。

“第一秩序將會盡力扶持。”凱恩開始許諾:“一個月內,會有超過兩百艘啟示錄級武裝運輸艦,投入使用,用於拯救難民。”

“同時,一個月內,三十顆能容納兩億人自給自足的大型殖民衛星,會在庫爾納恒星系建成,而這只是第一階段。”

“還有,第一秩序的機器人部隊,會以每月投入五百萬台的速率,加入到各殖民地的戰事中。第一階段為其十二個月。”

“另外,第一秩序會組建專門的制軌艦隊,每支艦隊大小艦船一百二十艘,第一階段會在三個月內投入五支艦隊。”

“最後,聖光教派會支援三萬人規模的高階聖堂武士,以及十萬人規模的聖光牧師,用於緩解各殖民星的超凡壓力。”

盧萬斯伯格先是聽的瞠目結舌,然後則是不斷的吞咽口水。等凱恩說完,小心翼翼的問:“第一秩序有這樣的力量?”

凱恩微笑:“不瞞你說,大部分需要緊急生產。而這會造成數倍於一般生產的消耗,對於第一秩序而言,這差不多等於一次性就將三分之一家底掏出來了。”

盧萬斯伯格情緒上頭,很走心的道:“我代表哥特星區的全體軍民……”

凱恩擺擺手,打斷道:“沒有必要,要知道我砸這麽多資源到哥特星區,等於是將這裏打造成戰場。是變向的讓這裏的人家破人亡。在未來的日子裏,這裏會死很多很多人,比卡迪亞要塞那邊更慘烈、規模更大。”

作為守衛恐懼之眼門戶的卡迪安之門的後勤基地,卡迪亞要塞的諸多特色之一,就是全民皆兵。

有個說法,說十二歲還不能玩轉各種單兵兵器,那麽他或她不是一個合格的卡迪亞人。

戰鬥的本能,已經隨著歲月流轉,鐫刻到了卡迪亞人的基因中。

帝國上下普遍承認,從許多年前開始,那裏新生的每一代人,都要比帝國其他地區的那一代人更具戰鬥天賦,是天生的士兵或軍官。

而在這一特色的背後,便是從未散去的硝煙,戰爭已經是那裏的日常,若是這周沒發生什麽像樣的戰鬥,人們反倒會覺得異常。

盧萬斯伯格也跟許多帝國的將領一樣,很符合‘慈不掌兵’的特質,他聽凱恩這麽說,並沒有被嚇到,而是回答:“即便如此,我仍舊要代表人們感謝你以及第一秩序,畢竟至少是你們,給了大家一個不那麽憋屈的戰死的機會。”

這回答讓凱恩無言以對。戰錘40K宇宙在諸天,那都是能排進前三的割草機宇宙。

人命真的就跟豬草,被一片片的割,而且大部分時候,被割草者,往往連最寒酸的武裝都談不上,想抗爭都做不到。

但在如今的哥特星區,不存在這個問題。

只要願意戰鬥,武器彈藥、基本護具,從來不缺,款式繁多,總有一款適合你。

而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正是因為第一秩序的生產和投送能力非常恐怖。

第一秩序在前期跟盧萬斯伯格合作時,就很注重自家的物流體系建立。

那時候工業生產線還處於自我復制階段,尚不能大量生產運輸艦,於是第一秩序就開出高於市場30%的價格收購運輸艦船,另外就是高福利待遇以及安全保障,雇傭海員。

因此,當後來運輸艦開始成批成批下線入役時,第一秩序並不缺海員。相關的造血機制已經建立,合格的海員被源源不絕的培訓出來。

而所謂合格,自然是指人艦之間的適應性,這是一個相互的事。市面上的尋常海員,即便優秀,經驗豐富,也未必就能玩得轉第一秩序制造的艦船,以及相關的運作方法。

正是因為這樣,第一秩序對那種經驗豐富、技術高杆的老海員反倒不怎麽渴求。頭腦靈活、善學肯學能吃苦的,才是最愛。

這就導致很多被圈裏人瞧不起的後進(這個圈子的排資論輩和迷信情況,都很嚴重)小年輕,沒過幾天,搖身一變,竟然也成了艦長、大副了。

從而導致哥特星區海軍軍方、乃至民間一些不乏酸味的輕視之言的流傳,比如某條狗運氣好,進了第一秩序的運輸船團,過段時間也能混個艦長當當。

可很多時候,時間自帶打臉效果。

兩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第一秩序的運輸船團,並沒有像某些人斷言的那樣,事故頻發,災禍連連,相反,迅速成為商家最信賴的行業霸主。

用某些老船長的話說:“要不是他們的船團大部分時間都在跑自家的業務,我們怕是已經失業了。”

不僅專業,並且還強悍,自第一秩序物流船團成立以來,所有,注意,是所有,試圖打劫船團的海盜,無一逃脫。要麽被當場打成了宇宙塵埃,要麽就被掛了杆子,要麽就在某個礦星上挖礦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