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味道(第2/3頁)

也正因如此,正因為倉州的老百姓嗜面如命,這也為倉州這片土地,是爭得了一份面食王國的美稱。

當然了,若想要品嘗最古樸的原始味道,也只能等到收獲的季節,而那些剛剛被農人們從麥穗兒上剝落的麥粒兒,其甜度最高,入到口中更是軟糯十分,所以在這個時候,用這種新下來的麥粒兒去磨面,所做出來的面食,更是美味筋道。

要說這下油潑面,那還是相當的講究。

從帳篷裏摸索出來一個大木盆,便朝著木盆裏撒滿白花花的面粉,待面粉逐漸落穩,隨手在那猶如小山包一般的面粉包兒上給掏出一個小窟窿,一碗清泉便從上至下,是頃刻間便將那個小窟窿給填滿了。

待有清泉順著面粉包兒的四壁開始不斷往外淌著,快速地用手將其不斷揉搓,直至整個木盆內的面粉,是被來回得揉搓成了一個大大的面團。

這揉面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活,最起碼來講,若想要做出來的這面條筋道兒有嚼頭,那麽在揉面的這個環節,就要開始著手注意了,一邊揉面,一邊還要不斷地朝著面團上撒些幹爽的面粉,好能讓盆裏的面團不再那般的粘手,接下來便是簡單地重復工作了,需要揉面的人不斷地將盆裏的面往上拉扯,然後又得將這些拉扯上來的面給按實再盆中,如此的反復,當然了,在這個過程裏,還是要用些力氣的。

畢竟想要做好一碗好吃的油潑面,那就必須要講究個三光,第一是盆兒光,顧名思義,便是這揉好的面團,是不能再粘盆兒的,但是若是將盆兒給倒著拿,也不允許盆兒裏的面團掉到地上,這可就當真是講究了。

這第二便是面光,也就是說,這揉好的面團兒,必須要表面不能再有沒有揉透的面筋,也不能讓面團看上去稀疏懶散,整個面團兒都要看上去倍兒精神才行。

這第三就是手光了,揉完了面,這揉面人的手,可是不能再粘上任何的面絮絮了,若是這人的手上還粘有面絮絮,那就是說,在揉面的過程中,這水是加多了,而這揉出來的面,也就會比較粘牙,沒有那般筋道兒的咀嚼感了。

至此開始,便要進入到第二道環節當中,醒面。

為了做出來的面條好吃,醒面是必不可少的以道工序,而以往到了這個工序,便要著手去準備兩件事物。

其一,便是準備一個大爐子,給爐子裏填滿柴火,然後給爐子上扣上一口大鐵鍋,將甘甜的泉水是鋪滿鍋底,然後蓋上蓋子,便靜靜地等待鍋裏的泉水燒開便可。

其二,便是要準備上一些佐料了,將小蔥用刀切至段兒狀,然後再切上些許的香菜,洗上幾根青菜,然後等待使用,待這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便再打上幾個雞蛋,將雞蛋用力地攪拌,直至金黃色澤,便可繼續等待了。

其三,準備一口炒鍋,將炒鍋預熱之後,用豬皮順著那鍋邊兒就是一抹,待鍋底變得油亮亮的時候,隨手朝著國內撒上一些蔥花沫子,便可以將方才伴好的雞蛋液是倒在炒鍋裏了,隨著一聲‘滋啦’,頓時間雞蛋的香味和蔥花的香味,便會相互夾雜著從這炒鍋之中泛起。

撒上些許的鹽巴,好讓炒出來的雞蛋有些味道,這便可撈出,以備待會兒食用了。

這邊剛一忙活好,那邊兒的面團也就順勢的發好了。

用方才的那塊豬皮來回得放在那坨醒好的面團上來回的擦拭,待整個面團都變得油光發亮,這才停手。

不斷地繼續揉搓,不斷地讓整個面團變得更加光華,直至放眼望去,在那面團兒上,竟會開始折射太陽所(射)過來的光線,那一瞬間,更是發現,原來單就這一塊小小的面團,竟也會如此的好看。

待整個面團皆已變得油光閃閃的時候,便可找個案板,然後下刀了。

隨手從那塊油亮亮的面團上揪下來那麽一小撮,然後將手中的那塊被揪下來的面疙瘩是放在案板上,來回地滾呀滾的,直至將這塊面疙瘩是滾成一個小小的圓球兒,待這團圓球狀的面團團是一個個地被搓好之後,這接下來的活兒,便是重中之重了。

一手抄起擀面杖,一手從面粉缸裏捏上一把幹面粉,瀟灑的將手中的那撮兒幹面粉是撒滿案板,便快速地抄起一個小面疙瘩,而此時手中的擀面杖,也就順勢的朝著那團兒小面疙瘩的身上就是一通亂擀,直至這個小面疙瘩,被手中的擀面杖給擀成一大張又圓又白的大面皮兒。

三下兩除二的,將這面皮相互折疊,然後一刀接著一刀,是將這張大面皮兒給切得極為規整。

待鍋中的水早已沸騰,快速地捏住面的兩頭,然後就這麽放在案板上輕輕一抖,將面條兒上那些尚未融進的幹面粉是抖落之後,這才一手揚起鍋蓋,鍋中的熱氣兒瞬間鋪面,不等任何人的招呼,便將手中提起來的面條兒就順勢的扔進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