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原來我是個神經病啊(第3/3頁)

只可惜,他們的領導者在關鍵時刻消失,眾多的潛在犯被逮捕歸案,這件事證明了他們的確暴戾殘忍,並因此遭到更加慘烈的清洗。面對這慘烈的場景,一個以吸引眼球為此生使命的記者揮動著筆杆子跑了出來。他指出:“這件慘案並不是人性的扭曲,也不是道德的喪失——因為天生犯罪人他們本來,就不該是人,有人的權利啊?我們寬容地讓它們活下來,給它們吃穿就已經夠好了。它們本質就是一群野獸,一群家畜!”

盡管他的發言過於偏激,但還是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可。所謂的潛在犯們就這樣失去了自己作為人的權力。十二歲之前,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自由奔跑,快樂生活,擁有著最美麗的向往和最光明的未來。十二歲後,一張輕飄飄的檢測單就這樣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他們被機構從家人們身邊帶走,被關押進暗無天日的牢房裏,被打上“潛在犯”的標簽,從此,淪為看不見陽光的怪物……

然而一年一年過去,潛在犯數量大幅度上升,關押潛在犯的療養院、醫治中心供不應求。因此,又有人嚷嚷著:“為什麽要讓這群社會的渣滓占據社會的資源?直接把他們殺光不就夠了嗎?”

但是,直接殺光當然是不行的。一,這有悖於溫室速來的“人道主義”主張。二,血腥殺戮勢必帶來極大的反彈,導致過去的事情重演……這時,路西爾博士出現了。

他並不是一個心理學家,相反,卻是傳媒學和生物學的博士。他聲稱,自己能治療潛在犯,讓他們能夠良好地融入社會,不再做出任何暴力舉動。沒人知道這位以研究巴普洛夫的狗聞名的博士與溫室執政官聊了什麽,總之,溫室執政官表示,會將溫室境內最大療養院——羅摩療養院作為實驗基地,供路西爾進行研究,以盡快將潛在犯轉化為擁有正常權利的正常人類,減輕療養院負擔。

在看見“巴普洛夫的狗”時,林槐敲了敲自己的額頭。

“巴普洛夫的狗……多次重復以引起的條件反射?”他思考著,“這是什麽意思呢?”

這樣想著,他摸了摸自己的頭發,翻到了下一頁。

第二份報道則來自半年前,標題內容異常聳動——“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