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頁)

阮父望著阮妤的身影,那個身影明明看起來那麽瘦弱,風大些就能把她吹倒,可她邁出去的步子卻是那樣堅定,好似山海風暴也無法阻攔她前行的道路。

“你還記得你知道阿妤才是咱們女兒的時候,說的那句話嗎?”

他突然的發問讓阮母愣了一下。好一會,阮母才回過神,她想起那日知曉此事後,她撲在阮父懷裏,哭得心腸都要碎了,她還記得那日她說,“要是阿妤願意回來,她要什麽我都給她,她想做什麽我都同意,只要她肯回來。”

她神色怔怔,看向阮父。

阮父知她是想起來了,便又嘆了口氣,看著阮妤離去的方向,那裏早已沒有她的身影,可他卻好似仍舊能瞧見那個少女一往無前的身影,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開口,“她既然想做,就讓她去吧。”

“可是屠叔他們……”

“他們從小看著我長大,總得賣我幾分臉面,有我們給阿妤撐腰,他們也不會做得太過分。何況阿妤也不是柔弱的性子,她想去,就去,若她覺得累了,不想做了,不還有我們給她做依靠?”他眉目溫和地看向自己的妻子,見妻子雙目通紅,泛起淚水,笑著擡手給人擦了擦,“我們的阿妤不是養在閨中的雀兒。”

阮母雖然只跟阮妤相處了兩天不到的日子,但也清楚阮父這話說得不錯。

阿妤的確不是什麽柔弱的性子。

若她柔弱,不可能事情發生到現在,還能如此坦然從容地面對生活。

罷了。

既然阿妤要做直擊長空的雄鷹,他們就做守護雄鷹的人,若是有一天雄鷹累了,還是能回到他們懷中,他們依舊會疼她、寵她、護著她。

夫妻倆在外頭平復心情。

阮妤已經進了廚房,她把托盤上的菜放到一口鍋裏熱著,然後巡視廚房,想著做個什麽菜比較好,既是自己家裏吃,還是做些家常的便好,正好籃子裏還有半只洗幹凈的雞,她想了想,決定就做個三杯雞好了。

她這一手廚藝自然不是靠自學,而是前世和霍青行和離後碰到一位老人家跟他學的。

老人家是禦廚出身,年紀大了又無兒無女索性就四處流浪,阮妤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是在一個小鎮,老人點了一桌子菜,然後一道道評價,把店家氣得不行,直接錢也沒收就把人趕了出去。

小二覺得老人耽誤了他們的生意,下手沒輕沒重,老人被他們推在地上,腳都崴了。

他倒是也不氣,只是搖搖頭,一瘸一拐打算離開。

阮妤看不過去,帶著人去看了大夫,見他衣衫襤褸又給了錢,她並不是多管閑事的人,可那天看著老人,也不知怎得竟想到自己的祖母,忍不住就勸了一句,“老人家,您以後別這樣了,店家開門做生意,您若是覺得不好吃,離開便是,何必惹人生氣,若碰到再兇悍些的,您這命還要不要了?”

“小姑娘這話說得不對,既然開了酒樓打了招牌,自然要讓客人滿意,做菜的人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那有什麽資格拿起那把刀?”

阮妤從前做知府小姐,做官家太太,也進過宮吃過宮宴,自然有鑒賞能力,但也知曉處於什麽環境該怎麽調解,一個小鎮上的廚師又何必對他吹毛求疵?

可老人卻與他說,任何一個廚師,當他拿起那把刀的時候就應該心懷敬意,將士的使命是保家衛國,大夫的使命是救死扶傷,學子的使命是登科折桂,農夫的使命是種出好吃的糧食和蔬果,廚師自然也該有他的使命。

後來他問她,“小姑娘,你有什麽追求嗎?”

那個時候她了無生趣,別說追求了,就連活下去的意思都沒有,要不是她怕疼,又怕死得太難看,恐怕早就從世上消失了。“既然沒有,就跟著老頭子吧,老頭子別的不說,一張嘴可是沒人能比,咱們走到哪,吃到哪,你看如何?”

後來她就跟著老人踏上旅程。

他們去了許多地方,也讓她的心胸開闊了許多,老人教會她吃,又教會她做,在到達淩安城的時候,他們吃到了一桌當地夫婦做的菜,一致把它排為這一路最好吃的菜肴第一位。

可惜吃完那頓飯,老人就離世了。

老人離開的時候和她說了一句話,他說,“不知道怎麽活,就讓活不下去的人活下去吧,這世上不是只有大夫才能救死扶傷,一個好的廚師也可以。”

她並不覺得廚師有這樣的本事。

但也的確如老頭所願,留在淩安城開了一家食肆,後來她見過許多人,也見過許多故事……只是沒有一個故事是屬於她的。

……

熱氣撲面。

阮妤笑著從過往的記憶中抽出思緒,鍋裏的三杯雞因為加了冰糖油亮逼人,她輕輕嗅了下,鼻下全是香味……她把菜盛進一個白瓷盤裏,又拿起帕子把盤子邊緣的油汙擦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