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蘇聯產的二手大型機械(第3/3頁)

互通有無當然雙贏,最先跟三水縣貿易的蘇聯官員、職員、軍人成為了他們國家先富裕起來的一群人之一。

在賺錢效應帶動下,蘇聯那一邊參與易貨貿易的級別越來越高,三水縣打著省級旗號,也堪堪接近人家的權位。

級別高了能夠換到的東西當然水漲船高,大型建築機械、重型卡車是三水縣同志們的最愛。

現在三水縣的幾家具備一定實力的建築公司都擁有不少蘇聯生產的建築機械。

如攪拌機、塔吊、卡車、混凝土灌漿機、混凝土運輸車、混凝土輸送泵車等等。

老毛子的工業品粗糙,但是皮實,其實跟中國生產的貨同根同源,便於修理。

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到兩千年,改革開放的中國簡直是個大工地,到處都有大型在建工程。

對於大型工程機械、重卡的需求可想而知。

三水縣是建築之鄉,各鄉鎮都有建築公司或者建築隊,但是擁有大型機械的就沒幾家了。

黃瀚知道做強建築公司不僅僅需要技術,更加需要大型機械,因此起步階段就給“自強建築公司”注資購買了攪拌機、拖拉機等等。

西大街大興土木之時,黃瀚就竭力要求寧可多花造價也不能造樓板房,砌空心墻。

框架結構、整體澆築能夠提高抗震級別眾所周知,再加上唐山大地震的陰影還在,預制樓板被罵成“棺材板”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因此有關於樓房的質量,上到縣裏、市裏,下到具體使用單位都高度統一,寧可多花造價也不使用預制樓板。

做得到這一點真的不容易,關鍵是三水縣能夠串換到大量螺紋鋼和水泥,彌補了計劃不夠用的大窟窿。

經過四年的發展,“自強建築公司”已經擁有了幾台老毛子生產的塔吊,攪拌機、卡車、混凝土灌漿機、混凝土輸送泵車等等應該是應有盡有。

這些東西都是緊俏物資,有些國內還沒開始生產或者生產不出,如果不是三水縣有路子從老毛子那裏倒騰回來,真的買不著。

不僅僅是“自強建築公司”沾光了,縣裏、市裏有實力的建築公司,包括交通局的路橋施工隊都擁有了不少蘇聯產的二手大型機械。

三水縣的建築公司有紀律性好於國內平均水平的建築工人,又廣收學習建築設計、工程施工的中專生、大專生,還實現了半機械化整體澆築,實力不容小覷。

再加上縣裏重視,早早的在大城市建立了辦事處,因此三水建築已經在經濟水平比較高的大城市立足,並且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