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角色互換

秦淑潔最近兩個月跟黃瀚通電話時基本上不聊太長時間。

因為她雖然沒有走仕途,但是成長的過程中耳濡目染,明白什麽時候最需要謹言慎行。

她不是個白眼狼,心裏有祖國,哪怕祖國貧窮落後,哪怕她確實看不慣諸多弊端。

但是她這種人永遠永遠不會變成牧羊犬抱“洋人”的大腿,咬自己的國家。

中國擁有燦爛的文明,崖山蹈海的悲壯足以告訴世人,中國人從來都不是軟骨頭,以黃皮膚黑眼睛為恥的不能算中國人,能否算人都得打個問號。

秦淑潔這段時間有些焦慮,還好那件事很快平息了。

然後她又被震驚到了。

因為她感覺到黃瀚讓她訂購的最先進化工設備,采購的數控車床,購買的大量原材料,貌似都有先見之明,瞧上去是為了應對市場突變制定的對策。

黃瀚怎麽還能預感到政治風向呢?這太不可思議了。

秦淑潔百思不得其解,特想問問黃瀚,只不過這種話題不能在長途電話裏談。

六月初,兩家早就談好協議就是遲遲不給定金的大型化工企業的領導班子一個個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為什麽?

因為他們的工程已經開始了小一年,基建圖紙都是參照秦淑潔定下的設備參數完成的。

如果買不來那些進口設備,損失太大了。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某些化工原材料不能實現國產化,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制裁中國的情況下,肯定被人家卡脖子。

中國想要購買這些原材料恐怕得費盡周折,還得承受雙倍都不止的高價。

這不是虛言,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際上的工業產品但凡中國造不了的都貴得離譜。

但凡有了中國造,價格頓時一跌再跌,一直跌到沒有了暴利只有薄利,只有中國的規模化大生產能夠扛得住。

兩家國內大型化工廠急眼了,差一點把秦淑潔公司的電話打爆了。

現在著急了,早幹嘛去了?

秦淑潔心裏痛恨他們的辦事效率,決定給予懲戒,表態按照合同約定時間交貨沒問題,但是價格必須上漲百分之三十。

合同條款當然是預付款或者定金到賬,合同生效,交貨期按照約定,以定金到賬時間順延。

但是這個時候,國內的廠家心態崩了。

現在可不是貨看三家不吃虧的時候,已經被逼到了只要有得賣,就得硬著頭皮買。

原本太多跨國公司的代理聞風而動,導致國內兩家大型化工企業待價而沽,現在那些代理全部不見了,只留下一地雞毛。

瞧過來看過去,貌似只剩下秦淑潔的公司還肯做這筆買賣。

只不過人家要漲價,而且一開口就是漲三成,理由正當,國際形勢變了,供貨商坐地起價。

國內兩個大廠叫苦連天,表態漲價百分之三十他們承受不起,因為批給他們的外匯根本不夠。

那怎麽辦?

秦淑潔帶著團隊趕來重新談判。

她此時胸有成竹,因為她去年秋天訂貨時就付了百分之三十定金,上個月第二筆百分之三十的應付款也付清了。

按照合同約定十一月底之前兩批貨分別送達寧波港和南通港。

對方如果違約得支付合同金額百分之六十的賠償,相當於賠償雙倍定金。

談生意,就是談生意,必須爾虞我詐。

秦淑潔談判時侃侃而談,不僅僅談經濟,把當下國際環境多麽嚴峻給大家分析了。

指出西方國家隨時都有可能開始制裁,要不然那些代理商怎麽可能全部離開了中國?

他們傻了?有生意不做?不想要業績了?

那是因為一旦開始制裁,西方的那些大公司包括日本公司都不敢造次。

為了強調事情的嚴重性,強調臭名昭著的“巴統”影響力有多大。

秦淑潔給大家講了“東芝事件”,這件事前年才被披露,主要原因還是“東芝”發生了內訌,有雇員反水告發了前東家。

講故事的目的是為了談判,為了加價,為了證明給國內廠家漲價百分之三十,其實不夠,她們公司還要補貼不少。

秦淑潔此時不知道,漲百分之三十能夠讓國內兩個大企業明年用上這些設備,他們根本不吃虧,還賺大發了。

原因很簡單,以美國為首的“巴統”對中國的制裁真正結束應該是九四年。

但是九一年年底,國際形勢松動許多,那時民用的化工設備能夠買得到,時間不等人,真拖到九一年年底再訂貨,新設備出產品至少晚三年。

這三年將要產生多少效益?

還有一點很重要,這三年人民幣貶值的速度在加劇,八九年的官方匯率是一美金兌換不到三點八元人民幣,九一年漲到一美金兌換五塊三毛多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