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心跡 這男人還算有點眼光。(第3/4頁)

阿嫣甚為滿意,裝入錦盒。

而後心安理得的取出謝珽給的那整盒珍珠,琢磨著該拿來做點什麽。

……

時日倏忽而過,除夕夜闔府團聚,謝珽仍未歸來。

大約是當年謝袞戰死沙場,老太妃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滋味極為難受,她雖自恃身份,對阿嫣這個孫媳橫挑鼻子豎挑眼,但每嘗謝珽出府巡邊,可能跟敵方短兵相接時,總是格外安分。

是以這大半月裏,阿嫣每回去照月堂,哪怕秦念月心存不忿沉默寡言,有意提醒外祖母自己所受的委屈,老太妃也沒生事過。

阿嫣樂得相安無事,如常應卯。

除夕夜裏,滿城歡喜團聚。

地位最尊的王府之中,卻猶如彎月高懸。

二房的謝礪夫妻兒女俱全,屋裏雖有個得寵的羅姨娘,被謝礪捧在心尖上疼著,卻因沒半個子嗣,尋常別說來赴宴,連面都不怎麽露。除夕夜更沒敢來礙高氏的眼,只在屋裏坐著,席上夫妻相敬如賓,謝瑁一家團圓含笑,加上謝淑坐在旁邊,算是很圓滿的了。

三房的謝巍仍沒半點娶親的意思,形單影只也自得其樂。

唯有長房冷清些。

謝袞英年戰死,只留武氏守著空房,謝瑁一家雖都在場,卻因與繼母不睦,頗為生分。加之謝珽巡查未歸,就剩阿嫣和謝琤陪在旁邊,難免冷清些。

比起中秋那晚的家宴取樂,除夕夜還有祭祖的事,眾人祭祖之後,念及戰死的謝袞和郡主,氣氛就一直沒怎麽熱鬧起來。

等團圓飯吃得差不多,各自散了。

老太妃留了秦念月在旁邊,阿嫣送武氏到碧風堂後,想著回了春波苑也是孤家寡人,索性留下來,與謝琤一道陪她守歲。

武氏素來寬宏,想著她千裏遠嫁,還沒回門過,這種時候必定會想家,便命人將盧嬤嬤和玉泉、玉鏡幾個都叫過來,只留田嬤嬤在春波苑守著屋裏燭火,這邊另擺瓜果,圍爐閑談。

謝琤覺出用意,竭力賣笑。

除了逗母親高興,還說了好些徐秉均在折沖府裏訓練的事,讓阿嫣寬心。

民間佳節歡慶,軍中卻無半點松懈,哪怕是除夕這樣的日子裏,弓馬騎射照舊訓練不誤,更別說讓人休沐回家了。徐秉均又是新進去的,許多事還沒練好,這幾日正跟勁弓較勁兒,能盡快啃下硬骨頭都算難得,更不敢奢望回京團圓之事。

阿嫣想起他,又頗為寬慰。

遂竭力拋開雜念,認真跟婆母和小叔子守歲,直到天色將明時撐不住,睡倒在武氏懷裏。

翌日,女眷去寺裏進香,以祈福澤。

之後便是各處設宴,甚為忙碌。

好在西禺山刺殺的事之後,謝珽將陳越調到了阿嫣身邊,又贈派侍衛隨行。有他們跟著,加上司裕那神鬼莫測的身手,阿嫣走在魏州城外時已無半點不安。連著四日赴宴,或在城中深宅,或在郊外別苑,有汾陽王妃的身份擺著,自是受盡恭維款待,明面上無不笑臉相迎。

阿嫣應對得宜,趁機嘗了不少別府的名廚手藝。

仿佛只是轉眼之間,就已到了初十。

按著謝府舊例,這日該去家廟。

一大早,王府外就備了成群的車馬,負責儀仗的侍衛們各自盔甲嚴整,依序站在車馬兩側,身姿筆直而鴉雀無聲。待得辰時將盡,一向不怎麽出府的老太妃為首,帶著闔府子孫,各自登車騎馬,浩浩蕩蕩的出了府,往城外的家廟緩緩趕去。

連同秦念月也在其中。

——靖寧縣主戰死的時候,與秦家已無半點瓜葛,由老王爺做主,與謝家宗親葬在一處。

阿嫣頭回去家廟,穿了簡素衣裳。

因老太妃上了年紀身子骨弱,打頭的那輛華蓋車走得便格外慢,連帶整個隊伍都走得如龜爬一般,直到後晌才到了位於魏州城南邊的那座家廟。除了謝府眾人外,陸續也有謝家麾下的老將、文官等人帶了家眷過來,都在附近找地方住了,等待明日的法會。

王府女眷則住在家廟裏。

這地方雖是家廟,實則占地極廣,除了前面的山門和數重佛堂殿宇,後面更有屋舍百余間,可供女眷歇息之用。因是郊外寬敞,各自以院墻隔開,雖屋舍簡陋了點,遊廊錯落之間卻各有天地。

阿嫣顛簸了大半日,到了住處暫且小憩。

外頭眾官與女眷往來,有平素無緣入王府拜見的,趁著這時機恰好露個面。

阿嫣的住處與秦念月緊鄰,女眷們先趕著去拜兩位太妃,暫且沒來這邊。倒是秦念月那邊不時就有客至,多半是靖寧縣主當初的舊屬,借這機會來探望舊主遺孤,經十余年而未忘昔日友誼。

當中有個叫王知敬的,曾是縣主副將。

興許是聽說了王府後宅裏的事情,今日特地趕來探望縣主遺孤,經過阿嫣住處時,陰惻惻的多看了兩眼。門前守著的侍衛並未察覺,司裕叼了根野草躺在隱蔽樹幹上,卻將他那毫不掩飾的陰冷神情看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