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維護 她是我的枕邊人,怎麽不行?……

春波苑的這些事旁人自然不知。

幾道墻外的照月堂裏, 這會兒卻在念叨阿嫣。

春夜安謐,暖閣內燭火高照。

今日鄭家女眷來訪,老太妃被她們恭維了半天, 心緒極好。晚飯過後興頭未消, 便讓人請了二房的高氏婆媳過來,加上外孫女秦念月, 一道圍桌推牌。

經了王知敬的事,秦念月多年的偽裝徹底撕破, 哪怕謝珽並未聲張, 她心裏卻知大勢已去, 這陣子深居閨中待嫁, 安分了許多。

倒是高氏,雖跟武氏同為嫡子之妻, 卻因身份懸殊,幾如陪襯。

大事上她插不了話,心卻從沒閑過。

此刻燈燭夜明, 她不動聲色地給老太妃喂了張牌,見老太妃喜笑顏開的贏了錢, 自是陪笑哄著。

座中四人, 兒媳周氏與她齊心, 秦念月和老太妃都對阿嫣心懷芥蒂, 高氏沒了顧忌, 趁著洗牌的間隙, 道:“說起來, 今日鄭家夫人來時,問起了過些日勸桑禮的事。這可是件大事,不知母親怎麽打算?”

“自是跟去年一樣。”

“可我聽著大嫂的話音, 倒像是要讓楚氏去呢。”見老太妃皺眉,高氏續道:“論理,這種事不該我多嘴。不過勸桑之禮關乎王府顏面,多少眼睛都盯著,還是該慎重才是。楚氏雖也出挑,又是朝廷賜婚的王妃,到底年輕,怕是未必撐得起場面。”

“她自然撐不起!”老太妃沉聲。

每逢春日,京城中素有親蠶之禮,由皇後率內外命婦前往郊外親蠶,與帝王的親耕應和。像謝家這樣襲有王爵又掌著一方軍政之權的,亦須隨之勸課農桑,教化百姓,巡查春耕等事,謀一年的之大計。

這勸桑禮算是親蠶大典的延伸,意在傳達皇後親蠶的良苦用心,教化百姓勤於耕織。

能親持此禮的,自是比照皇後在宮中的地位,須為王府的女主人。

從前這事是老太妃親自去。

後來武氏進門,因彼時老太妃年富力強,主掌後宅中饋不願撒手,便以武氏對儀程不熟為由,代為前往。武氏則跟隨在後,作為陪襯,以此宣告眾人,王府後宅之事誰在定奪。直到武氏誕下謝珽,接了中饋之權徹底站穩腳跟,老太妃才將此事交了出來。

如今阿嫣進門,原該她來持禮。

但這勸桑禮卻非同尋常。

譬如上回演武之事,眾人目光皆在於謝珽,加之有武氏在旁坐鎮,阿嫣即便去了也只是個陪襯擺設,未必有多少意味。這回若讓阿嫣持禮,便是萬眾矚目,意味著謝家已接納了那個京城強賜的女人,王府女主人將漸漸從武氏手裏交到阿嫣身上。

這般結果,老太妃難以接受。

翌日清晨女眷齊聚時,她便提起了此事。

……

仲春時節天氣和暖,庭院中百花爭發,生機盎然。

照月堂裏的厚重簾帳亦換成了薄軟的錦簾,老太妃覺得屋裏悶,這兩日都在北邊的敞廳設座,就著窗外的早櫻春光,啜茶閑談。

原是頗為愜意,今日氣氛卻有點微妙。

勸桑禮的事擺上台面,武氏果然如高氏所料,說要讓阿嫣前去。

老太妃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

“楚氏這麽點年紀,怎麽擔得起?勸桑之禮是大事,滿城女眷和百姓都看著。屆時若出了岔子,丟的是王府的顏面。這回還是你去吧,她在後面跟著瞧也行,等過兩年,她若撐得起來,再換人也不遲。”

她瞧著武氏,沒打算跟阿嫣商量。

武氏焉能猜不出她的心思?

當初她續弦而來,老太妃貪戀風光權位,不肯撒手中饋,才拿這種由頭來糊弄。算其居心,自是借此禮告訴滿城女眷百姓,新王妃尚且是個附庸,後宅仍以婆母為尊,繼而保住手裏權位,呼風喚雨。

直到她站穩腳跟才不得不松手。

如今故技重施,無非是想打壓阿嫣。

武氏只覺得可笑,端然道:“前幾年珽兒尚未娶妻,兒媳代行此禮是迫不得已。如今既娶了楚氏,合該她去。。”

“你先教兩年,再由她去也不遲!”

“這種事倒也不必臨場去教。堂之上帝王親耕,皇後親蠶,也沒聽說太後代為親蠶的。”武氏駁得不留情面。

老太妃聞言,臉色驟變。

傻子都聽得出來,武氏末尾那句分明在借機暗諷當年的她。兒孫滿堂的老人家,平素被高氏婆媳恭維得雲裏霧裏,昨晚跟高氏商議後,她都想好了該如何拍板,如今碰上武氏這態度,哪裏掛得住?

她戴著薄綢暖帽坐在短榻上,眼底暗自湧起薄怒。

武氏視若無睹。

早年婆媳倆交鋒過許多回,彼此心裏都明鏡似的。若老太妃講道理,她自然願意代亡夫盡孝,在意見相左時說幾句好話哄哄,求個後宅和美。但若老太妃存了私心胡亂插手,武氏可不會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