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7頁)

禹州守備派了二百九十九個精兵來保護韓琳,原因很簡單,一旦調派三百人以上的軍隊,就得上報太守府。這二百九十九名騎馬帶甲的精兵把韓琳的馬車一圍,哪還有不長眼的刺客敢來送死?

那帶隊來救援韓琳的白衣小校頗有幾分傲氣,也就看得上韓琳。

謝青鶴與伏傳兩個半大小子,被他當作與車夫類似的仆役,全然不放在眼裏,動輒呼喝吩咐。

韓琳幾次強調二人是救命恩人,是座上賓,並非奴仆,那兵頭聽是聽了,嘴上客氣叫一聲小爺,實際上還是把謝青鶴與伏傳當韓琳身邊隨侍的小童對待。粱安侯府那麽多義子,說是粱安侯的兒子,與世子一起序齒,實際上不還是世子的奴仆?危難時刻要替世子當肉靶子的那一種。

謝青鶴與伏傳都沒當一回事,二人只管騎著馬遊山玩水,一邊趕路,一邊鍛煉修行。

這世道與後世不同,因戰亂導致人丁銳減,許多曾經繁華的城池都已荒蔽。行在路上,不止很少看見人煙茶攤,反而會常常遇到前來覓食的猛獸。

謝青鶴對伏傳授以經驗:“山野走獸多半會避開人煙。若是前來馬路上晃蕩的猛獸,必然是吃人的慣犯。你看這只老虎,皮毛不好,牙齒斷裂,應該是無法在山林中生存,便來捕食農民。”

“這類畜生,正該殺個幹凈。”伏傳躍躍欲試。

謝青鶴突然出手,抓向伏傳腰間。

伏傳反應極快,一瞬間翻身躍入草叢,笑道:“我可比昨兒快了。”

謝青鶴才笑了笑,說:“去吧。”

山野間的老虎哪有在屏鄉追殺韓琳的甲字殺手兇猛?謝青鶴卻仍是不願讓伏傳涉險,試過他如今的反應速度之後,才放他出去獵虎。那老虎爪子是鬧著玩兒的麽?一巴掌就把小草娘呼死了。

伏傳拎著一根青竹就沖了上去,與老虎只過了一招。

老虎飛撲。

伏傳一槍刺入。

竹竿從老虎眼眶插入頭顱之中,仗著身輕如燕,伏傳直接拽著竹竿轉了一圈,落在了老虎背上。

腦幹被竹竿截斷,老虎當場死亡。

伏傳湊近老虎看了一眼,被那腥臭的大嘴熏得差點吐出來。

“瓦郎,這皮毛看著也不好。”伏傳向謝青鶴匯報。

“那便不要那皮毛。去京城還有好長的路,若是再遇見來官道覓食的老虎,咱們再找虎皮。快過來,我看竹子裂開了,可曾傷了手?”謝青鶴問道。

伏傳就跳下虎背,鉆到謝青鶴身邊,把手給他看:“沒有傷著。”

兩人就這麽扔下虎屍,準備回紮營地吃晚飯。

有老虎的事也傳回了營地,那帶兵的小校雖說性極高傲,責任感倒是挺強。馬上就點齊了兵馬,戴上重□□箭,前來圍獵老虎,營救“那兩個小子”。

哪曉得戰鬥結束得如此之快。

一群人傻呵呵地看著謝青鶴與伏傳牽著手回來。

謝青鶴還彎腰摘花,編了兩個花環,各自戴在頭上,滿是鄉野村趣。

因這兵頭兒極其驕傲,又不肯尊重他二人,謝青鶴與伏傳不與他一般見識,當然也不可能主動搭理他,見面就這麽錯了過去,與從前相處時一樣。

“等——等等。”叢璧沖到伏傳跟前,不可思議地問,“你剛才殺了一頭老虎?”

伏傳正在學著編花環,擡起頭來:“你想學我的槍術?”

叢璧的臉居然有點紅,不好意思地點點頭,眼裏就帶了一絲諂媚:“拜師,交束脩!”

“你學不會。”伏傳說。

叢璧咬牙道:“黃金打的五谷!這麽大!”

“我的槍術只存一心,方為至道。你學不會。”伏傳沒有騙他,這是一心道的槍術,“你若是想學功夫,可以拜我大……瓦郎為師。”

叢璧看看伏傳,又看看謝青鶴。

不止修行之人看資質,練武之人也要看資質。但凡稍微懂些相術的人都看得出來,伏傳身骨絕佳,資質奇高,是天生的秀才。謝青鶴卻是三五百年都難得一見的庸才,資質差到了極點。

偏偏伏傳處處依從謝青鶴,還處處推崇謝青鶴,這就讓人很看不懂了。

這世上,哪有英才依附庸才的道理?

叢璧將信將疑。

伏傳也不強求,在謝青鶴的指點下編好了花環,就戴在謝青鶴的頭上。

“今日烤蘑菇。”伏傳湊近篝火處。

阿福把做好的湯食分給他與謝青鶴,韓琳就坐在謝青鶴的身邊,與他竊竊私語。

叢璧是個錯失機緣的倒黴蛋,韓琳就不一樣了,他把伏傳與叢璧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當即就與謝青鶴商議:“你的功夫,可以授人麽?”

謝青鶴只是笑一笑,沒有給明確的答復。

他是有心在這個世界裏推行《大折不彎》與《內火煉真訣》,看看會有什麽變化與結果,若有極其深遠的惡劣影響與弊端,也好在現實世界裏施行時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