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7頁)

最開始兩天,二郎過得非常艱難。初學的采氣術跟不上體能的消耗,時時刻刻都有要崩盤的噩兆。只是想起謝青鶴那一句“你若躺下,我就要死了”的恐嚇,二郎只能咬著牙堅持。

到了第三天,二郎就變得輕松許多,不自覺地跑得更快,翻山越嶺,宛如平地。

根本不必第七天。

到第五天的晚上,二郎就跑進了莽山範圍。

看著山下零星亮起的農家燈火,二郎跪地哭泣:“大師父,我們到了!”

“再往裏走。尋一個千年老樹環繞的地方。”謝青鶴說。

他要借命修行。

二郎的喜悅還不及收攝,就背著謝青鶴繼續往大山裏穿行。

莽山之中樹大林密,落葉積淤,煙瘴叢生。

二郎打小生在京城,雖然生活貧困,卻連農活兒都沒怎麽見過,更沒見識過莽山這樣的古林。

謝青鶴一路上教他各種驅蟲祛毒的小法門,在這種不小心就會丟了小命的壓力下,哪怕二郎資質普通,學得也是又快又紮實。

到了莽山之後,樹冠高聳入雲,遮天蔽日,二郎依靠天象辨認方向的手段就沒用了。

何況,要尋找合適的修行之地,也得靠謝青鶴自己。

以謝青鶴如今的狀態,皮囊無比虛弱之下,幾乎連坐都坐不穩。二郎在莽山中走了小半天,一路上就看見了無數恐怖的生物。各色說不出名字的蛇蟲鼠蟻,自山林中一閃而逝的走獸飛禽,全然是野獸毒蟲的天下,不是人類居住的地方。

“大師父,那麽大的蛇……”二郎看著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大蟒,嚇得有點腿軟。

謝青鶴沉默不語。

二郎沒聽見謝青鶴的回答,忍不住回頭一看。

只見他走過來的方向,原本遮天蔽日的草木都已經荒蕪,就像是被沒有實體的火焰焚燒過一樣,所有的草木都失去了生命,幹枯在當場。棲息在樹上林下的毒蟲鼠蟻尚且不知覺,偶爾爬行,哢嚓一聲,不再堅韌的樹枝斷開,不再水潤的樹葉分裂……

“再往裏走。”謝青鶴吩咐。

借草木之命延壽,是知寶洞典籍中記載的一種上古偏門。

早在數千年前,草木延壽術非但不是偏門,反而是一種很風行的正道法術,有著極其嚴格的誡條。有人群棲息的地方,不許借命;百年小林,不許借命;草木有精而無神,若老林之中有草木成精,也不許借命。借命之說,有借有還。這會兒向草木借了壽命,強壯自身之後,還得一一還回來。

許多地方說枯木逢春,枯木再生,多半都是修士借命之後,前來還命所致。

一借一還之間,對草木沒什麽妨礙,說不得還能得修士潤養,生出精靈。

之所以會從正道法術變成了偏門,就是因為時代發生了改變。

上古之時,深山密林中的猛禽兇獸,多半會對棲息在外的凡夫俗子造成威脅,所以,在老林中借命延壽,順帶毀掉了猛禽兇獸大蟒的棲息地,使它們無處安生死於非命,對於上古修士而言,並非造孽,而是功德。

隨著人群聚居地越來越多,古老的密林越來越少,密林中的猛獸飛禽不再是人類大敵。

這時候再大規模使用草木借命術,草木固然可以枯木逢春重獲新生,一死一生之間,少則數年,多則數十年、上百年,依托草木生長存活的蛇蟲鼠蟻必然難逃成批死亡流浪。

修士們反省自身,將草木借命列入了偏門之中,不再輕易施用。

這也是謝青鶴堅持到莽山來借命的原因。莽山有十萬裏密林,就算他借命毀去了一些,也不耽誤這裏的小動物們遷徙求生。若是在武興城附近的天水丘借命,那裏的飛禽走獸就得死個幹凈。

二郎原本被背後的枯萎荒蕪嚇得心中忐忑,聽謝青鶴說了來龍去脈之後,總算松了口氣。

“我還以為大師父是哪路妖怪……”二郎嘀咕。

“我教你的采氣之法,也是草木借命術的一脈分支。你暫時借了山川靈氣,強悍自身之後,記得要還回去。向天地萬物求救,只是迫不得已的法門,不是自己的,終究不是自己的。”謝青鶴告誡。

上古許多修士都想借天地靈氣強壯自身,如願飛升的一個都沒有,全都隕落在天門之前。

這一脈修法早已被認定為邪道,正經的修門全都不再傳承,只做記載。

二郎不住點頭:“是是,大師父,我過些天就去還了。”

謝青鶴哭笑不得:“也不是讓你馬上就還。待你修行有成,再把這些靈氣清除就是了。得自天地,還諸天地。天地有行,自然會收去。”

密林之中,壓根兒就不見天日。

謝青鶴借得一片草木精氣之後,狀態瞬間好了許多,指點二郎往莽山深處尋找。

二郎學了驅蟲禦獸訣,一路上把各類毒蟲蛇鼠趕得到處跑,偶爾修法失控,就得靠著謝青鶴替他收拾殘局。好在密林之中到處都是古木,謝青鶴左手借命,右手驅蟲,也不至於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