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6頁)

韓琿悄悄呸了一聲。

有伏先生親自教養了不起啊!誰還不會輕身術似的!

那邊大郎剛剛落地,擡手就是一拳。

砰。

二郎嘴角的鮮血牽著線往下流,滿眼莫名其妙:“哈?”

大郎怒道:“你把大師父帶哪兒去了?大師父呢?”

二郎縮了縮脖子,挪到謝青鶴背後,沖大郎做口型:大、師、父。

大郎早就看見謝青鶴了。

只是,這麽個高挑英偉、氣質冷峻的美貌少年,哪有一點兒蘇時景的模樣?

先前黑甲騎士回報韓琿時說,這裏可能出現了寒江劍派的修士。大郎便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個長得宛如謫仙的年輕修士,八成就是寒江劍派的人。二郎為何與他在一起?必然是二郎背叛了大師父和小師父,跟寒江劍派的人混在了一起!

哪曉得這拳都揍出去了,二郎指著那個沒有半點兒蘇時景影子的人,說,這就是大師父?!

大郎不可置信之下,又多看了謝青鶴幾眼。

闊別六年之久,謝青鶴形容樣貌發生巨變,大郎很難把他和當初的矮豆角瓦郎聯系起來。

當初二郎能馬上確認謝青鶴的身份,是因為二郎離開他不過短短一天,哪怕謝青鶴的模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以二人旦夕相處的熟悉,單從他的語態口吻,二郎也能把他認出來。

如今謝青鶴一走就是六年,大郎與他相處的記憶已經變得很模糊。

就算謝青鶴沒有改掉蘇時景的皮囊特征,十一歲的蘇時景與十七歲的蘇時景也是天壤之別,何況,如今出現在大郎眼前的,直接就是一個與蘇時景毫無關系的十七歲的謝青鶴?

謝青鶴並不為難他,說:“此事不必你為難。等我見了草郎,他認識我。”

有二郎作證,謝青鶴又不避諱去見伏傳,大郎雖不能確認他的身份,也沒有太大疑慮。當即下拜施禮,磕頭道:“弟子拜見大師父。”

韓琿就站在附近,看著二人敘禮,眼神變得很復雜。

這就是伏先生和大兄口中的“瓦郎”?

早兩年韓琳與伏傳不得已蟄伏在南郡時,韓琳非常積極地派出手下人馬,配合伏傳去搜尋瓦郎的下落。後來幾次對外作戰,韓琳連戰連捷,聲勢滔天。在伏傳的運作制衡之下,粱安侯被迫下野,韓琳入京把持了天下權柄,與河陽黨人共治天下。

此後韓琳就忙著圍剿各地的叛賊,且對伏傳年復一年派人打聽尋找瓦郎下落的行為深為不滿。

在韓琳想來,他與伏傳這些年花了那麽大的力氣去尋找瓦郎,若瓦郎活著,早就該現身了。

若是擔心粱安侯勢大,或是別的什麽勢力迫害,這時候韓琳已經入主京城,掌握著大勢權柄,還要擔心什麽迫害?瓦郎只要現身相見,榮華富貴唾手可得,他為什麽還要躲起來?

除非瓦郎已經死了。

一面是日益加深的平叛壓力,一面是找了幾年毫無結果的徒勞,韓琳自然會有取舍。

韓琳認為伏傳應該放棄尋找瓦郎,一心一意幫助他彈壓各地的叛亂。伏傳又怎麽可能為了韓琳的“大業”,放棄對謝青鶴的搜尋?

二人遂在此事上面和心不合。

韓琳也不至於跟伏傳吵嘴撕破臉皮,只要對部屬暗示一二,伏傳尋找謝青鶴的行動就艱難起來。伏傳同樣不能去找韓琳爭吵,韓琳的兵馬指揮不動,伏傳就只能轉而依靠大郎、王寡婦這一批舊人。

這也是韓琿與大郎彼此不對付的根源。

現在,被韓琳認定為死亡的“瓦郎”出現了。韓琿本能地感覺到一絲刺激。

韓琳與伏傳的關系已經有了些隱約的劍拔弩張,只因世外有寒江劍派虎視眈眈,朝中還有河陽黨人爭鋒相對,韓琳與伏傳暫時還不能分道揚鑣。現在,使伏傳與韓琳隱生齟齬的“瓦郎”突然出現,會給韓琳和伏傳日益緊張的關系帶來改變麽?

這人……真的就有那麽不凡?除了長得好看些,韓琿暫時也沒看出謝青鶴哪裏與眾不同。

大郎沒有韓琿那麽多花花腸子,簡單地向謝青鶴說了近況:“大師父,這些年小師父一直在找尋您,特意安排弟子帶人在莽山附近等候。您是先歇息兩日,等小師父來見您,還是這就跟弟子一起去找小師父?”

“他如今在什麽地方?”謝青鶴問。

大郎恭敬地說:“小師父在京城暫住。”

伏傳跟韓琿混在一起,伏傳又住在京城,那就是韓琳混回京城去了?且韓琿適才報名時,只提韓丞相是他的大哥,一個字都沒有提及粱安侯,粱安侯要麽是失勢歸隱了,要麽是不在了。

確認伏傳如今處境不錯,謝青鶴就暫時按下,說:“這事不急。”

他將圍堵著長街兩頭的黑甲騎士看了一眼,也不覺得這是個談話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