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4頁)

在場各位大夫,甭管是軍醫、府醫、禦醫、民間大夫,誰不曾得過小菩薩親寫的傳世醫方呢?

近年來名滿杏林的周承庭周神醫,醫術師承也來自小菩薩。

“問伏先生安。”

“問伏先生安。”

……

一排排衣著各異的大夫們領著自家的藥童,此起彼伏地向伏傳鞠躬作揖。

伏傳不得不停下來與他們一一見禮:“各位先生安。”

匆促敘禮之後,伏傳才能脫身進屋。

看著伏傳匆匆追著進門的背影,幾個先前打算出面叼謝青鶴的大夫都虛出了一口氣。

瞧見了沒?那小白臉是跟小菩薩一起來的。居然比小菩薩還先來一步!說不得就是小菩薩的同門,至不濟也是個徒子徒孫。若是剛才忙著斟酌詞句沒有馬上激情開噴,這會兒就被哐哐打臉了!

沒多會兒,大管家就走了出來,客客氣氣地說:“今日多謝諸位先生來幫忙。如今大先生已經在裏邊了,府上給各位先生備了車馬茶水銀子,還請各位先生笑納。”

馬上就有下仆奉上銀封,大夫們拿得理直氣壯,還有幾個有頭臉的大夫找大管家詢問:“老夏,你給說說,這位‘大先生’可是小菩薩同門?”

大管家與這位大夫私交不錯,謝青鶴的身份也不是秘密,輕聲說道:“周郎管小菩薩叫‘小師父’,您幾位就不好奇誰是‘大師父’?”

湊在大管家身邊的幾個大夫都倒抽了一口涼氣。

敢情“大”先生的“大”,竟然是這個大?

原本還有幾個大夫想留下來看看熱鬧,聽說謝青鶴的來歷之後,在場大夫二話不說全都拿著銀封主動跑路,連常住丞相府的府醫都轉身走了。

岐黃之術門類眾多,藥方子與各類針刺艾灸放血之法,各門各派也有微妙的差別,同樣一種症候,不同的大夫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治療思路,卻都能達到治愈的效果。

所以,凡人看診治病,最重要的就是認準一個大夫,並不是大夫越多越好。

只有遇到了前所未見的疑難雜症,大夫們全都拿不定主意時,才要“會診”集思廣益。

別家大夫在裏屋看病,你故意留下來“會診”,那就是質疑對方的醫術。這群大夫跟謝青鶴完全不認識,連主動“學習”的借口都找不到,若是留在院子外邊看熱鬧,被誤會故意等著看笑話,等著看謝青鶴“治不好”“治壞了”搶先接手,這就大大不妙了。

丞相府的態度也很爽利——

大先生來了,你們全都回去吧。若是大先生治不好,沒人能治好。

主家的話都放得這麽明白了,這會兒賴著不走,是等著挑戰小菩薩的師兄,在丞相府一戰成名創造奇跡?嗐,伏先生門下的周郎都醫術高明深不可測了,還敢去挑戰周郎的師父?回家做夢更爽。

屋內。

謝青鶴站在三尺之外,靜靜地看著床上不斷嘔吐的婦人。

中毒之後拼命嘔吐,是人類不自主地求生本能,身體會自動想把毒物從體內排出,大部分療毒的大夫都不會為病人止吐,而是下藥驅毒扶正,幫著身體排毒。若知道服食的毒藥品類,恰好又有傳世的解方,才有幾分救回來的把握。

所以,謝青鶴來之前,丞相府請來的幾個大夫都沒有給印夫人止吐,反而給了催吐的方子。

印夫人就在床上不停地吐。

她的狀態非常差,不止嘔吐,還有下瀉的症候。

床鋪被弄得滿是汙穢,最開始仆婦也給她更換被褥,堂堂丞相府,不至於換不起。只是每次更換鋪褥都要把印夫人扶起來,以印夫人的身體狀態哪裏折騰得起?於是就不換鋪褥了。

只讓仆婦用毛巾擦拭,擦去穢物再墊上幹凈的褥子,盡量不驚動印夫人。

這就使得屋子裏的味兒非常銷魂。

印夫人上吐下瀉如此虛弱,大夫自然交代不能見風,門窗緊閉。

韓琳與衛夫人都在屋內守著,所謂尊不讓卑,哪怕印夫人病得快要死了,也不能讓她的臭味熏到了丈夫和婆婆,為了驅除屋子裏的怪味兒,印夫人的侍人們逼於無奈,只能點起清冽的熏香。

這就讓屋子裏的味道更恐怖了。

韓珠文沖進屋子都被熏了個倒仰,差點給自己親媽熏得吐出來。

見謝青鶴站在三尺之外,韓琳與衛夫人也都是靜靜地站著,沒有催促謝青鶴替印夫人看診的意思,韓珠文一時之間也不知道他究竟顧忌什麽,忍不住問道:“大……先生?這時候您還顧忌男女大防麽?為何不替我阿娘診脈?都說醫者父母心,難道您嫌棄我阿娘嘔吐?”

韓琳自己都不敢這麽對謝青鶴說話,聞言即刻要拿鞭子抽他。

謝青鶴將手一張,把韓珠文攔在了身後,說:“我在看診。你不要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