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溺殺(26)(第3/9頁)

至於說找安家出頭……

收拾區區一個李常熟,需要拐彎抹角找安家出頭麽?

蔣元娘覺得弟弟完全不知事被丈夫忽悠住了,丈夫又包藏禍心,一旦回了李家,還不知道要怎麽腹背受敵,滿心焦慮。李常熟在這一點上倒是與她達成了共識,他也覺得自己哄住了內弟。

李常熟極其自負,不大看得起蔣元娘,根本不認為蔣元娘能翻天。

既然哄住了內弟,那就萬世太平。

他繼續維持著與內弟關系極好、極和諧的表象,滿臉慈愛地搭著內弟的肩膀,一副咱哥倆好的模樣,說著花言巧語,哄謝青鶴去看家裏新做的爆竹。

謝青鶴才知道李家還有做煙花爆竹的手藝,對此還真的挺感興趣:“那倒要見識一番。”

滿腹焦慮的蔣元娘冷不丁聽見這一句,心態差點爆炸:“那有什麽好看的!前些日子才聽說縣裏有做煙火的鋪子走水,噼裏啪啦炸了半條街,那守鋪子的老翁眼珠子都炸得掉了出來。你不要命了?不許去看!”

平素蔣元娘都極其溫柔,突然板著臉強令不許,謝青鶴把幼弟的刁橫跋扈演得惟妙惟肖:“大姐姐好大的氣派。總是大姐夫把你寵壞了。”

李常熟馬上作出河東獅惹不得的表情,悄悄給謝青鶴打手勢:偷偷帶你看。

謝青鶴心想,論心態,這位大姐夫還真是無敵了。貼了油紙懶得收,就敢直接帶著老婆來給內弟收屍。明知道老婆拆穿了自己的把戲,居然還能恍若無事地當面演戲。他是真的沒覺得尷尬啊。

如此有恃無恐,是完全沒把妻子放在眼裏,也完全沒把嶽家放在眼裏。

換句話說,他不怕得罪蔣家。就算把蔣家都殺光了,他也有自信不被追責,依然風光太平。

天高皇帝遠的江南小鎮,李常熟認為自己完全可以主宰一方,呼風喚雨。

鎮上不大,有身份的體面人還是出入都要坐車。蔣元娘萬分想與謝青鶴同乘,趁機告誡弟弟一番,謝青鶴卻被李常熟拉了過去。蔣元娘氣急了:“我與英弟有話要說,你拉扯他做什麽?”

李常熟笑道:“什麽話非得車上說?我與英弟多日不見,這小舅子不得好好哄著?”

這夫妻倆才爭了一句,跟來的丫鬟小廝都幫著李常熟勸說蔣元娘。

謝青鶴不禁搖頭,由此可見,蔣元娘在家沒什麽地位。僵持在門口實在太冷,謝青鶴不想再糾纏下去,說:“我這麽大人了,也不好去坐姐姐的車子。有話到家再說吧。”

蔣元娘無奈,獨自上了車,倚在車廂上滿腹愁緒。

她這輩子只學了如何做家務,如何討好婆母姑子,如何侍奉父母丈夫。她學得一世順從柔軟,從來沒有人教過她,她該如何去對付家中頂門立柱、掌握了一切資源的丈夫。

車輛抵達李家時,李家早已張燈結彩,無內無外都是一片祥和歡慶,連下人們都戴著花塗著唇。

謝青鶴跟著進門的時候,李家當家的大媳婦才放了賞,奴婢們都歡天喜地地出來。看見謝青鶴跟在李常熟身邊,全都愣住了。

過年歸家是禮數,因為大年初一要祭祀祖先,這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祀。

吃團年飯,給長輩拜年,也是最大的禮數。這事慎重到什麽程度呢?連出嫁的女兒都不許在家裏待著,必須去夫家過年。否則就會吃了自家的福祿之氣,讓娘家吃虧。

但凡懂點禮數的正常人,寧可獨自守著家裏冷鍋冷灶,也不會貿然去別人家過年。

這不講究的太太冷不丁把娘家兄弟接到家裏來,下人們就驚呆了。

就算是姻親也沒有一處過年的。把娘家兄弟接來往家裏一坐,嚯喲,這是要幹什麽?給大少奶奶下馬威嗎?謝青鶴這麽一來,吃席就要坐上席。大少爺二少爺都得端著杯子老老實實來敬酒。

蔣元娘見了下人們的反應,暗暗生恨。

李常熟說陪她去娘家接弟弟,卻根本沒有交代過家裏,說要接內弟來過年。

——他壓根兒就沒想過接弟弟回家。他就是去收屍的!死人怎麽會到李家過年?那也不必去驚擾他那兩個寶貝心肝兒兒子,惹得那兩個少爺又心生不滿。

謝青鶴全然“不知”其中尷尬,樂呵呵地在李家逛了起來,進門之後,他就指著李常熟掛在堂上的古董字畫一通瞎扯,李常熟越發覺得他是個草包,又叫李家兩個少爺來見客。

沒多會兒,下人就來回稟。說大少爺在祠堂準備明天的祭品,二少爺出門看貨去了。

總而言之,少爺們沒空來拜見“舅舅”。

蔣英洲不是愛到姐夫家串門的性子,當初蔣元娘婚嫁走三書六禮,他也不曾來李家看過。謝青鶴更沒有來過李家。說來說去,這還是小舅爺第一次登門拜訪。李常熟的兩個兒子若是懂禮數,再忙也該來拜見,哪怕過來說一句話就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