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大爭(5)(第3/7頁)

“不是的,阿母。他是兒的同門兄長。”伏傳不想讓常夫人誤會,簡單解釋了一遍。

他的故事沒有太多細節,只說從小父母雙亡,被大師兄撿到送歸師門撫養,所以和大師兄關系非常親密。

他自述的前世裏沒有父母存在,常夫人一邊憐惜,一邊暗暗驚喜。

沒有競爭者,兒子完完整整屬於自己!而且,前世父母雙亡,是不是會更加渴盼父母?常夫人打定主意要給兒子雙份的愛護,原本因猜測妄想得到的焦慮已經徹底化作了一片柔情。

聽說陳叢對兒子有救命之恩,那就難怪兒子親近他,願意跟著陳叢跑了。

常夫人也要斟酌局勢。

陳起掌權勢不可擋,陳叢又是陳起獨一的兒子,跟陳叢搞好關系,自家並不吃虧。

她現在唯一關心的是:“姜夫人待你好麽?”

“與她不在一處。飲食起居皆不須她過問。”伏傳的說辭讓常夫人更安心了。

她這時候才回過味來。兒子有宿慧,陳叢豈能沒有?

她是兒子的親娘,陳叢卻不是姜夫人親生。這樣想來,姜夫人想要把陳叢養熟,只怕比自己艱難千百倍。憑著兒子與陳叢前世的關系,陳叢肯定是要護著兒子周全——不可能萬事聽從姜夫人安排。

伏傳又跟她解釋:“那日回去,叢兄就生病睡了過去。姜夫人來找兒,他不知情。也想過將兒送回家來,風口浪尖不好動作,好在他出入自由,隔幾日,兒便回家來給阿母請安。”

常夫人頓時更加高興:“阿母歡喜。”

“阿母也可以來探望兒。”伏傳說。

常夫人隱有為難之色。

伏傳察覺到了,還未改口安慰,常夫人又一口答應下來:“好,阿母去探你。”

“阿母有難處?”伏傳問。

常夫人明顯不大想說,伏傳也沒有逼問的意思,馬上就改了主意,“若是阿母不方便,只管在家等著,兒會常回家來探望。”他拿起碗裏的木勺子,說:“一把勺子都沒留嗎?都送過去了?”

那日伏傳走得匆忙,又是姜夫人親自來搶人,常夫人也沒能給他收拾行李。下午素姑吩咐下人到陳紀家來牽羊,問羊乳羹的做法,常夫人就趁勢把他常用的東西都收拾好,一並送了過去。

正是害怕陳家的下人不用心,東西用得拋費,常夫人是能送多少送多少,一點兒都沒留下。

今天伏傳突然回家來,他常用的碗和勺子都送走了,家裏反而沒有留一件,仆婦們給他送吃食,用的全都是常夫人的器皿,勺子太大,伏傳吃著不合適。

常夫人不說收拾行李的這片慈母心,只含笑道:“再給你做,下回來就有了。”

伏傳才突然回過味來:“阿母,叢兄那邊安排飯食了麽?”

常夫人還真被問住了。叫來下女打聽,過了一會兒,下女回稟,郎君被氣跑了,丟下叢小郎君與九陽先生在堂上發呆,送了些蜜水點心,並沒有招待飯食。

常夫人非常意外:“氣跑了?”

陳紀是個很體面的人,怎麽會把侄兒丟下,自己跑了?

伏傳不意外。

他就是故意在大師兄跟前說了陳紀的壞話,大師兄豈能不幫他出氣?

陳紀不喜歡有宿慧的孩子,伏傳完全可以理解,他也確實沒有老老實實給陳紀當兒子。

但是,陳紀先隱瞞了姜夫人搶人的事情,讓常夫人被殺了個措手不及,次日,陳紀拿常朝的性命逼迫常夫人的嘴臉也委實過於難看。常夫人焦慮地握著雙手,雙目赤紅,呼吸沉重的樣子,伏傳至今都歷歷在目,他知道自己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忘懷。

想在謝青鶴跟前說陳紀的壞話也很簡單,只要把陳紀不喜歡他的事實直言不諱就行了。

“阿母。”伏傳去扯常夫人的手指。

常夫人被提醒了一句,吩咐下女:“給叢小郎君置辦席面送去,讓九陽多陪他喝……吃菜。”

伏傳此前也不怎麽親近常夫人,日常只管自己睡覺、修行,常夫人來探望他,他也不理會,任憑常夫人看著他詢問保姆他的日常,常夫人對他是有些小心,也不敢經常守著他,問幾句就會離開。

被姜夫人橫插一杠子被迫分別之後,母子二人倒有了難得珍惜的相處時光。

常夫人不肯帶兒子去招待客人,伏傳就在她屋裏陪她。突然之間有了這麽長的時間相處,常夫人竟有些不習慣,不知道該做什麽,不停地問,你餓了麽?你渴了麽?你有什麽想要的?你累不累?是不是該睡午覺了?想不想見你的保姆?……問得伏傳哭笑不得。

伏傳也不知道跟她一起該做什麽。

母子二人相顧無言許久,伏傳突然問:“阿母想學神仙術麽?”

常夫人以為自己聽錯了:“啊?”

“務本求真之術。習之身輕體健,若有機緣,或能長生久視。阿母,想學麽?”伏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