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大爭(27)(第2/6頁)

謝青鶴馬上意識到此人看似粗獷豪爽,心思可謂細密,察言觀色的本事很強。

在原本的歷史上,單煦罡在菩陽戰死之後,他的副手安瑩迅速出頭,成為陳起打天下的左膀右臂,也正是這個期間,常朝選擇從軍,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斬獲功績,很快就成為陳起的心腹將領。

——因為謝青鶴的出現,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單煦罡的存活改變了陳家在東面戰場的大局,歷史上陳起在淺水的大敗並沒有發生。這人是陳起的心腹悍將,也是歷史上應該死在淺水之濱的二萬陳家子弟兵的恩人。

“家事。”謝青鶴在這裏等了半天,也沒指望單煦罡來解決麻煩,“我帶了兩千人,觍顏求叔父撥些糧草,再予我一支令箭。我去青州見阿父。”

陳起帶兵去青州是打仗,沿途就不是自家地盤那麽安全了。這段時間陳起收編了不少兵馬,早就不像從前那樣人臉熟悉,戰時管制又非常嚴厲,他帶著二千甲士出門,若沒有單煦罡給的令箭,搞不好被當成來偷襲的敵軍廝打起來。

單煦罡看著謝青鶴滿眼帶笑,卻沒有馬上答應。

“糧草倒是簡單。”單煦罡往門外看了一眼,馬上就有候在門口的傳令官屈膝,“給小郎君帶來的兄弟們備好料,好好招待。”

謝青鶴起身謝過。

單煦罡一會兒擡頭一會兒低頭,在官衙大堂裏轉了好幾圈,說:“我留在恕州是有軍令在身,不能陪你去青州。叫你單獨往青州去——這是在戰時。大兄的輜重也時斷時續。小郎君明白其中的風險麽?”

事實上,離開菩陽之後,陳起兵馬的輜重就是時斷時續。

若要從後方運送輜重,人吃馬嚼耗費太過驚人,打到後來都是以戰養戰,哪有糧草就往哪跑。

不過,正兒八經打團戰時就不能瞎跑了。陳起要打青州,以恕州為據點,他帶走的兵馬和單煦罡部的大致位置都是確定的。計劃中的目標一時打不下來,身上帶的糧草消耗光了,就得靠後方支援。

單煦罡負責維持了一條恕州到青州的輜重路線,很自然會被秦廷兵馬阻擊。

這條線太長,運糧隊被截是常有的事。

單煦罡說時斷時續,也就是說,謝青鶴堅持去找陳起,很可能會遇到秦廷兵馬截殺。

“單父知道姑父遇刺的消息嗎?”謝青鶴突然問。

單煦罡很驚訝地搖頭:“詹先生安好?”

“姑父安好。想是阿父與單父攻勢太過猛烈,秦廷狗急跳墻,才會想著在相州動手腳。如非事出緊要,我也不會寒冬臘月往恕州趕。單父擔心我的安危,我也知道兇險。此去青州快馬加鞭不過三五日路程,真有秦廷兵馬來襲——我帶的都是相州精銳,正好替阿父鏟了這窩劫糧的耗子。”謝青鶴說。

單煦罡十二分地不願意給謝青鶴發令。

小郎君是真正的“小”,翻年也才九歲,擱武將世家也沒有這麽小的孩子上戰場的道理。他若是準許謝青鶴帶兵去青州,路上出了什麽意外……這可是陳起唯一的兒子!死了就再也沒有了!

單煦罡不說好,也不說不好,他就這麽光明正大、毫不覺得尷尬地開始斟酌。

謝青鶴把烤熟的山藥啃光了,也不催促單煦罡,安之若素地等著。

“換一匹健馬。”單煦罡把他的坐騎讓了出來,據說是他打霜州時所獲,塞外的馬種,無比高大神駿,能長途跋涉,也能短時間飛奔,陳起看了都眼饞的那一種。

“再帶上這二十死士。”單煦罡從他的敢死營裏挑了二十名好手,個個身材精悍,眼神敏捷,且都是單煦罡精心栽培、對他忠心耿耿、不惜以死報效的死士。

——有二千甲士隨行,有二十名死士負責斷後,再有一匹能逃跑突圍的好馬,就算命不好遇到了強大的隊伍前來劫殺,也能很大幅度地提升小郎君的存活幾率。

謝青鶴答應了他這兩個條件,單煦罡才磨磨蹭蹭地給出一枚黃銅令箭:“去吧。”

陳利對謝青鶴的決策頗為不滿,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單煦罡派來的死士的不信任。

他是謝青鶴的衛士頭領,負責謝青鶴出行的所有安排。單煦罡派來的二十名死士被他圈在了二十丈外,謝青鶴出門時前後左右仍舊是他帶出來的府衛心腹。

“小郎君未免太過輕信。”陳利平時也不多話,難得一回向謝青鶴諫言。

謝青鶴騎著單煦罡的馬,說道:“人你也隔在外邊了,還要專程來教訓我麽?俗人擔心阿父只有我一個兒子,單父戰功赫赫,又領兵數萬,說什麽,打下秦廷之後,江山誰主尚未可知——說的都是些什麽話?我父只有我一個兒子,單父連老婆都沒一個呢!這江山是看誰兒子多就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