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爭(32)(第4/7頁)

這不是私下場合。側殿裏不止有東樓謀士,青州府長史從事,也有安瑩的副將們。

上一回單煦罡和安瑩見面話事時,安瑩還是他麾下的將軍,他可以隨口懲處安瑩,將安瑩推出轅門斬首。現在安瑩已經成了陳起直屬的將領,不再被單煦罡一言決定生死,然而,單煦罡在軍中的身份地位,依然不是安瑩所能冒犯頂撞的貴重。

整個側殿裏鴉雀無聲,只剩下木炭在火盆裏燃燒的輕微聲響。

謝青鶴放下筷子,說:“單父,安將軍卻敵於青州城外,大敗舟州蕭成、恩州石倦,使我免於坐困愁城的危局,我很敬重他。”

單煦罡沉默片刻,不再理會安瑩,重新回到了謝青鶴身邊:“來,喝酒。”

謝青鶴端起酒盞,隔空向安瑩敬了一杯:“請。”

單煦罡沒有在青州待很長時間,次日就帶兵出城去了。

他行色匆匆,也不告訴謝青鶴接下來的打算,謝青鶴也懶得過問他與陳起的“戰事”。

不過,單煦罡的到來也給謝青鶴留下了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置已經恢復了正常生活的華家。後世常說禍不及妻兒,這個說法在如今的年代是不存在的。

原本陳家與華家交戰,二者敵對雙方,成王敗寇沒什麽好說的。華家既然敗了,陳家也沒有對華家趕盡殺絕,華璞的二兒子華辟還在青州府領了份差事,華澤、華谷兩兄弟就在謝青鶴身邊伴讀。

這種情況下,華家自動淪為陳家臣屬,就該對陳家“忠誠”了。

華璞逃出去串聯東州、獻州搞出這麽大的事情,導致恕州被圍,蕭成穿州過省殺到了青州城下,若不是謝青鶴有天誅秘術能引動天雷,若不是那麽湊巧恩州石倦過來偷城,陳叢必然會交代在這裏。

華璞造成的威脅太大,華家的“忠誠”宣告破產,陳家必須作出懲罰,以儆效尤。

單煦罡壓根兒就沒過問這件事,白芝鳳、安瑩與沈俁也沒有就此事與謝青鶴商量。

對於他們來說,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商量。華家必要滿門死絕,才能警示後人。

當天飲宴結束之後,安瑩就派兵去堵了華家滿門,重新關回了望簌門的小院子裏。次日單煦罡領兵出城,謝青鶴送到城門口,回來就只見到楊奚在屋內抄書,華澤與華谷都不見了。

“人呢?”謝青鶴問。

楊奚低聲說:“將軍府來人,將他們帶走了。”

謝青鶴沉默回屋,過了片刻之後,他吩咐陳利:“再沒有趁我不在隨便將我的人帶走的道理,請利叔親自走一趟,把我的人帶回來。若是安將軍有閑暇,請安將軍過來說話。”

陳利有些心驚膽戰,到底不敢問為什麽,遵命退下。

守在門外抄書的楊奚則松了口氣。

冷不丁聽見謝青鶴在門內說:“春姬出宮之後,華谷就不與你親近了。”

楊奚慌忙起身,在隔門前屈膝跪下。

如今是正月,小郎君給他們放了年假,暫時停了抄書的功課,說到二月再恢復正常。華澤、華谷被安瑩的人帶走之後,楊奚就故意來這裏抄書,提醒小郎君有兩個人不見了。

“以德報怨,何以報直?”謝青鶴問。

楊奚張了張嘴,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楊奚向謝青鶴出賣了夏女,差點讓楊家和華家都陷入滅頂之災,就是叛家之人。他是否知道夏女與春姬換子之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謝青鶴問一句他答一句,就把兩個姐姐的秘密抖落了。

華谷與楊奚都是庶出,二人在家中都不怎麽得寵,才會抱團取暖,不與嫡出的華澤親近。

最初楊奚被春姬責罰凍傷了膝蓋,華谷還幫著楊奚抱不平,替他取藥療傷。然而,當春姬被打發回夫家,華谷也知道楊奚為何會被春姬責罰之後,他就不再理會楊奚了。

——你家父母兄弟對你再不好,你可以抱怨或是不理會他們,但是,你不能背叛家族!

這是這個時代做人的底線,最樸素的道德觀念。

華谷認同這種道德,楊奚同樣也認同這種道德。如果他當初知道夏女和春姬換了孩子,如果他知道小郎君問的是春姬抱進別宮的孩子來歷,他絕對不會那麽毫無戒心地回答小郎君的問話。

所以,對於楊奚來說,他有心替華家兄弟求情,並不是以德報怨。

他一直認為,他被華谷所厭棄割席,是罪有應得。

這事他可以對所有人解釋,就是對小郎君解釋不了。總不能直愣愣地告訴小郎君,是我背叛家族抱了你的大腿,我完全理解華谷為啥不理我。搞得好像抱小郎君的大腿是件醜事。

雖然它確實就是醜事。但是,他不能對著小郎君這麽理直氣壯地承認啊!

楊奚趴在門口許久都沒吭聲,謝青鶴也沒有繼續問他,說:“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