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爭(41)(第3/4頁)

謝青鶴哭笑不得,先把針線籃子裏的東西騰出來,把籃子交給伏傳:“你去吧。”

伏傳把李子裝進籃子,把地上的李子也撿了起來,安慰林姑:“不會縫也沒關系。我也有兩身衣裳,足夠穿了。”

林姑放下剪刀,坐在榻上,這時候臉頰才變得緋紅,小聲說:“我……沒學過針線。”

並不是所有仆婦都要懂得針線剪裁。林姑是楚家世仆,從小學的是如何幫助主母治內禦下,身份更類似於女管家,縫補裁剪的事也不需要她來做。

謝青鶴把剪爛的舊衣裳收了起來,重新挑了一件合適的衣裳,麻利地下手裁剪。

林姑震驚地看著他:“小……你會裁衣裳?”

“手熟而已。”

謝青鶴上輩子常見二姐姐、三姐姐裁衣裳做針線,他自己也學過刺繡,以他想來,這事不難。

眼前有布料針線,腦海中有小師弟的模樣尺寸,謝青鶴直接動手,心中自然就會湧起無數個“這裏減兩寸小師弟穿著剛好”“這裏短三分小師弟穿著舒適”……的念頭。

刷刷刷幾剪子裁短了布料,謝青鶴熟練地穿針引線,將布料一一拼縫。

等伏傳拎著還滴水的籃子進門時,衣裳已經改好了一件,謝青鶴正在改第二件。

“哎?哎?!”伏傳放下籃子就往謝青鶴身邊撲,“大師兄,你給我縫衣裳?這麽快就縫好了?真的是大師兄給我縫的啊?”

“就用線把兩片布縫起來,能有多難?”謝青鶴把改好的衣裳給他,“試試合身麽?”

伏傳樂呵呵地扒了衣裳,馬上就把那件改好的小袍子穿了起來,拉拉肩膀,扯扯腋下,兩只手貼著腰線輕撫一圈,很滿意地點頭:“比素姑做得還好。”

謝青鶴微微一笑。

素姑只能用軟尺量體,其實也不知道伏傳的活動習慣。謝青鶴就不一樣了。

他知道小師弟身上哪處是軟肉,哪處是硬肉,起居坐臥時姿態如何,喜歡怎麽動作。他給伏傳裁剪的衣裳,自然是最合體也最符合伏傳心意的。親密愛人彼此相知的默契,針線上人怎麽能比?

伏傳也回過味了。見謝青鶴還在縫第二件衣裳,他跑過來對謝青鶴說甜話:“難怪丈夫娶妻之後,都要穿妻子親手縫的衣裳。”

謝青鶴並不介意被小師弟稱為妻子,只是林姑就在一邊,他也不好回得太露骨。

伏傳先把李子給林姑分了一堆,拎著李子回到桌邊,先給謝青鶴喂了一個,自己含了一個,乖乖地坐在一邊看謝青鶴縫線。謝青鶴挺意外。小師弟親自買的李子,親自洗了送他嘴裏,居然沒有問甜不甜,好不好吃?

“你怎麽了?”謝青鶴輕聲問。

伏傳伸出一只手,去接謝青鶴嘴裏的李核。

謝青鶴很習慣地吐在他手心,伏傳也很習慣地處理掉李核,又給謝青鶴嘴裏摁了一顆。

謝青鶴滿頭霧水。

這一顆李子吃完之後,謝青鶴將果核含在嘴裏,問道:“你看什麽這麽入神?”

“我已經學會了。”伏傳宣布。

謝青鶴:“?”

伏傳這時候才擡頭,發現謝青鶴嘴裏的李子又吃完了,連忙伸手去接:“我已經會縫針了。以後我也給大師兄做衣服。”

謝青鶴摸摸他的腦袋:“好。”

就算謝青鶴並不需要伏傳給他做衣裳,小師弟真心實意的殷勤也得高興地接著。

林姑將李子包在嘴裏默默地啃著,李子很脆,她也不敢很用力地咬碎,只怕發出啵啵的聲音,驚動了那邊兩個奇奇怪怪的少年……就算那邊是兩個小孩,林姑還是感覺到了一種很奇怪的曖昧。

關系再好的兄弟,也不會開開心心地把自己當做“妻子”,要給“丈夫”做衣裳吧?

林姑在楚家做了一輩子下人,最先學會的一件事,就是“我啥也不知道”。

一個寡母帶著兩個孤女,一直住在客棧裏,這是很反常的一件事。

林姑只說家裏不方便,帶著女兒外出暫住兩天,到第三天上就收拾好行李,“娘仨”一起回家去了。遠遠地走了好幾條街,重新找了一間客棧,又是同樣的說辭,一間房暫住兩日。

住店期間,謝青鶴和伏傳會把附近的地圖都畫下來。

趁人不備的時候,大多數時候是謝青鶴,會學著王都少年的打扮,易容之後混入市井,去打聽各方面的消息。伏傳則留在客棧裏,陪著林姑,維持住三人的身份。

謝青鶴花費這麽多力氣去打探消息,這事原本該由陳家奸細來做。

就因為姜夫人突然之間丟了陳家給的馬甲,自己冒充了崔氏去韓丞相府,打斷了一切計劃。

韓丞相府不大容易接近,謝青鶴也沒妄想直接去見姜夫人,他找機會去附近晃蕩了好幾趟,連常朝都沒撞見。這時候王都卻有大事傳得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