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爭(41)(第4/4頁)

燕城王妘黍在朝堂上掌摑郎中令王琥。

郎中令為秦廷九卿之一,掌管的差事比較復雜,因其執掌禁軍,兵權在握,就比較囂張。

如今秦廷勢弱,全部的兵力都龜縮在王都附近,外邊已經沒有實際掌握的兵馬了。能在這個時候當上郎中令、執掌王都大權的,必然是秦帝的心腹臂膀。得罪他,不啻於得罪皇帝。

然而,燕城王妘黍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哐哐地打了他幾個巴掌。

“就是為了楚家那事。”謝青鶴回來給伏傳轉述。

伏傳的小尾巴都要搖起來了,笑道:“挖個坑他們就乖乖往裏跳。”

當日與楚家上下分別時,楚家好幾個年長的家人都不願讓他們離開,伏傳就給他們出主意,叫他們去找王都的貴人們哭訴求救。當時伏傳提到的是東宮太子妘使,皇四子荊王妘濮,以及皇姑素長公主妘寶器。

伏傳說太子仁愛。可惜,太子妃是王琥的女兒。

伏傳說荊王公正。荊王生母王貴人就是王琥的姐姐。

素長公主倒是和王琥沒什麽關系,也是真的很貪財。問題在於,她敢得罪王琥嗎?她不敢。她敢吞吃楚家的財產嗎?她當然敢。

太子和荊王找了也沒用,去找素長公主基本上等於送菜。

搞明白事態之後,楚家沒有辜負伏傳的希望,把這三人都一一略過,直接找上燕城王訴苦求救。

“燕城王在牢裏關了十年,脾氣還這麽火爆?”伏傳很關心事態發展,“他當朝掌摑郎中令,皇帝是什麽反應?唉,可惜都是市井傳聞,過了幾手的消息,不知道真假。”

市井之中各種消息都有,有人繪聲繪色地說皇帝雷霆大怒,怒斥郎中令處事荒唐,也有人說皇帝雷霆大怒,罵的是燕城王居功自傲、不知尊卑,還有消息說不對,皇帝根本就沒說話,燕城王把郎中令打昏了過去,皇帝就灰溜溜地退朝了……

“不必聽細節。”謝青鶴點出了最重要的一點,“王琥還好端端地做著郎中令。”

這就是關鍵所在。

王琥是天子的心腹,代替天子掌握著兵權。

不管燕城王是為了什麽目的彈劾王琥,在天子心中,這都是想跟他奪權,要造他的反。

“我就是想不明白。燕城王總不會是個愚人,他要解決楚家的麻煩很簡單,根本不必上朝彈劾,私底下找郎中令說一句話,王琥難道不給他這點面子?非要去朝堂上大鬧一場。天子原本就猜忌不信任他,他倆還有十年前的私仇……”伏傳搖搖頭,“我看不用我們挑撥,他自己就能作死。”

謝青鶴沉默片刻,說:“有些事情,縱然知道後果,也不得不去做。”

“大師兄的意思是,他知道會得罪天子,故意去朝廷上打王琥?”伏傳想不通,“圖什麽呢?”

謝青鶴搖搖頭,看向窗外沉寂的黑夜。

他不能猜測燕城王的心事,但,所有人都知道,天命在陳。

秦帝與燕城王的關系不用挑撥就很惡劣,君臣間能保持著勉強的和平,最大的功臣就是對秦廷虎視眈眈的陳家。這時候有楚家險些滅門的案子橫插一杠子,暫時還看不出來秦帝與燕城王的底線在哪兒,雙方未必會那麽快撕破臉皮。

“家裏一直盤算著,讓這邊自毀長城。”謝青鶴覺得情況未必那麽順利。

伏傳也慢慢品砸出其中的味道:“大師兄是說,萬一逼得急了,搞不好玉碎的是誰?”

“你若處在燕城王的處境,會沖上朝廷掌摑手握重兵的大臣麽?”謝青鶴反問。

伏傳所有所思的摸摸下巴。燕城王這個暴脾氣,真的說不好啊。萬一沒哄得秦帝降旨誅殺燕城王,反倒逼得燕城王先一步逼宮自立,那就……很糟糕了。

謝青鶴放下床帳,把伏傳塞進被窩裏:“睡吧。明天我再去找找九陽。”

“要不,明天我去走一趟?”伏傳覺得大師兄沒有修為實在不方便,“來王都有五天了,一直沒和阿母聯系上,我有些擔心。時間久了,會不會出什麽意外。”

謝青鶴總擔心這邊還有神神鬼鬼的事情,小師弟少了些見識會吃虧。

“恰好明天要搬客棧了。明日收拾好找個丞相府附近的客棧落腳,你去那邊找人,我在外邊接應你。”謝青鶴下意識地摟著伏傳,兩人睡覺時靠在一起,“若有應付不了的事,記得喊文師妹。”

伏傳忍不住撲哧。

謝青鶴把他捂在被窩裏:“把林姑吵醒了。”

伏傳憋著笑,不住點頭:“大師兄,我們這樣打不過就喊文師妹,是不是很作弊?”

“也不與人爭,哪裏就算作弊呢?”謝青鶴安慰。

伏傳偷著樂了一會兒,又說:“但是,這樣感覺好爽。”

謝青鶴想了想前不久一道雷轟死恩州石倦、迅速退敵的故事,跟著點了點頭:“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