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爭(64)(第2/3頁)

謝青鶴對這類手段非常熟悉,裝得笨拙一些,不肯上前,纘纘還拿他的手去摸自己的耳墜。

當然,小姑娘嘴裏問的是:“這只明珰珠好不好看?”

纘纘很肯定,她的耳朵,她的側頸,她的美麗,都給謝青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哪怕此時她已經知道了謝青鶴的真實身份,認為陳家少君必然見慣了美婢嬌奴,可是,謝青鶴主動翻看她的耳朵,仿佛心疼地來了一句“凍傷了”,纘纘馬上就陷入了自己預設的陷阱。

當她處心積慮勾引過謝青鶴,就絕不會懷疑謝青鶴此時對她表現出來的“感情”。

她沒有急著用言辭哀求去確認謝青鶴的態度,只是低頭流出一行淚,仿佛為錯付了感情的從前、絕不可能再有此後的自己唏噓悲嘆。

謝青鶴不評價她的演技。反正感情牌打對了,他出得起,對方接得上,牌局繼續。

纘纘伏在謝青鶴懷裏默默流淚,二人都“鎮靜”了片刻,謝青鶴才請纘纘坐下,說:“我曾讓雋弟放你離開青州,你為何又來?”這話問得非常做作,一邊問一邊露出強烈的自戀,仿佛在問纘纘,你來青州是不是來找我的?惟恐纘纘理會不到,他沉默片刻,又問,“來了為何去華家?”

纘纘都被他問懵逼了,半晌才說:“我被太子算計了。”

這說法就很新奇了。

“王爺進宮之前,曾留下遺命。希望太子禦極之後,以謀逆弑君之罪,將王爺戮屍梟首,挫骨揚灰。”說到這裏,纘纘望向謝青鶴,“以此平息陳君戰敗之怒。”

在燕城王入宮刺殺天子,與天子雙雙命隕之時,謝青鶴就隱約猜到了燕城王的想法。

燕城王一直都顯得很分裂。他出獄之後,率領禁軍重創了陳家大軍,堪稱力挽狂瀾。然而,陳家的聲勢根本不可阻擋。荊王有心匡扶社稷,燕城王就很絕望地告訴荊王,已經來不及了。

燕城王面臨著兩個選擇。

要麽,他費盡心力去除掉朝內奸佞,這其中也包括天子,自掌大權。要做到這一點就非常困難了,他看似有舊部在禁軍中執掌兵權,可這些舊部未必靠得住。退一萬步說,就算他成功竊取江山,想要率領僅有的一城兵力,螳臂當車似的與陳家對抗,勝,幾乎沒有可能,敗,必然迎來屠城。

要麽,他除掉固執不肯投降的天子,讓母家與妻家都掌握著王都大權的太子登基,再有心懷百姓的太子率領妘家皇室直接投降——或許能保住妘家宗室,至不濟也能避免大戰與屠城之慘。

燕城王讓太子登基,並不指望太子率兵打敗陳家,或是使妘家偏安一隅。

他是想讓生性仁善的太子,為了宗室與百姓,選擇投降。

“看來太子並沒有尊奉燕城王的遺命。”謝青鶴說。

全天下都知道燕城王入宮謀殺了天子,太子卻沒有給親爹報仇的意思,反而厚葬了燕城王,遭到了朝野不少議論。陳起就授意東樓謀士寫了不少檄文,罵太子不孝,以此否認太子繼位的合法性。

這裏邊還鬧了不少笑話。陳家這邊罵太子不孝,王都也有文士對噴,說,你們陳家早有不臣之心,從來不尊奉天子之命,這會兒跑來給天子鳴不平,你們是打算稱臣承認天子為君主了嗎?賀冰寫文打比方說,老子看見隔壁不孝子虐待親爹也會路見不平,那代表老子認隔壁老頭兒是君主了嗎?王都的兒子們腦袋都有問題!沒看見老子們看你家笑話啊?哈哈哈!

一頓口水仗打下來,直到太子登基都沒徹底消停。但太子的態度很堅決,死保燕城王身後之名。

這其實就是很明確的政治立場。燕城王是王都對抗陳家的旗幟,太子不讓這面旗幟倒下來,就證明他不可能向陳家投降。

纘纘卻看不懂這一點。

“他說,他不忍心如此對待叔祖父。”纘纘回想她與太子的對話,句句情真意切,分明都是哀痛燕城王逝去的可憐人,她半點都沒有懷疑,“我……也不忍。他年輕時尊奉天子遺命,輔佐年輕的少帝,大權在握,從未謀私肥己,因這一點無私,無辜下獄十年,受盡折磨。待他出獄之後,也從未替自己打算謀劃,一心只有社稷百姓。他這樣的好人,為什麽要被戮屍梟首,挫骨揚灰?”

謝青鶴沉默不語。

纘纘自顧自地說道:“我等著他策劃降陳之事,他總說剛剛登基,還不曾手握實權,此事若不能保密,泄露出去,只怕權臣跋扈,壞了大事。我一直在等他的消息,直到有一天,他告訴我,可以去青州了,他給了我一份密諭,要我親自送到陳君手中。”

這件事已經顯得有了八分的荒唐。

秦廷天子要降陳,叫一位剛冊封的長公主,拿著一封密諭,隱瞞身份送到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