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第2/3頁)

伏傳若有所思。

“你在苗疆看過打仗,跟著韓琳也打了幾年仗,前頭不久還打過吹柳城……就是功夫太好了,幹什麽仗都是一頓平推。”

謝青鶴把幾個待烤的地瓜山藥花生橘子都拿了出來,先抓了一個花生,一個橘子,放在桌上。

“橘子要欺負花生,你就拿了個地瓜來對付橘子。”說著,他又抓了一把花生,拿了幾個橘子,擺在一起,“這麽多花生被這麽多橘子欺負,地瓜管得過來嗎?”

“其實,古往今來,有很多以弱勝強的名戰場。究其根本,是整體弱勢的一方,以局部的優勢,戰勝了整體強勢一方的局部劣勢。以弱勝強並非不可能,重點在於集中兵力、找到弱點。”

謝青鶴把地瓜放在一邊,把十多個花生攏在一起,圍住同一個橘子。

“花生才關心花生的命運。”謝青鶴說。

“師父以為眾生頑愚,你卻認為眾生孱弱,小師弟,你我縱有飛天入地之威能,也不要太過於自負。天破了,你我去補,地陷了,你我去填。凡人眾生的日子,卻是要他們自己去過的。若總是寄望於青天高懸,神仙援手,你我祖師爺何必艱苦修行、篳路藍縷,以至於今日?”

——若先人都這麽想,還修什麽神仙?跪著磕頭,等神仙來拯救不就完了?

謝青鶴和熟悉伏傳此時的狀態。

就是在修為猛然拔擢,遠超凡人的經歷長久之後,自然對凡人有了一種輕蔑之心。

這種輕蔑未必帶著惡意。而是一種力量突破凡人界限之後,自然而然神仙化的居高臨下。伏傳很同情世間一切貧弱之人,他就想要憑借一己之力去拯救天下。

但,天下始終是天下人的天下。

謝青鶴摸了摸伏傳的腦袋,給他剝了個花生,喂他吃了:“我已寫信請傅師妹下山。”

“安仙姑的傳說自然是假的,傅仙姑卻是真的。李南風那邊要在龍鱗衛課徒授業教人招魂撞鬼,我想著,倒也不要厚此薄彼。就叫傅師妹暫住杏城,讓龍城撥錢給她修一間玄女廟,平時給杏城善信說說道法,講講道理,有什麽事到玄女廟拜一拜,不比提著籃子去拜野祠淫祀強?”謝青鶴說。

傅豆蔻是寒江劍派少有的女修,平時只管修行玩耍,很少管事。

論年紀,她比伏傳也大不了幾歲。但是,她是燕不切的關門弟子,燕不切下山之後,傅豆蔻就繼承了師門一脈的全部遺產。上官時宜愛護她,謝青鶴也很禮遇她,使她在宗門內部地位超然。

安安就是由謝青鶴引薦,拜在了傅豆蔻門下。

伏傳起身給謝青鶴作揖:“我是不如大師兄想得周全。”

若是如伏傳所想,催促著朝廷狂抓吏治,逼著各地撫民官去管幾千年都沒管過的民間瑣事,不說收效如何,光是朝堂上就得打仗幾回,沒個三五年弄不清楚道理。

既然皇權不下鄉,大家不就是各憑本事?

古來橘子勢大力強,就別怪玄女廟專門收攏花生米米抱團互助,大家私底下比劃比劃了。

但,這事這麽搞,得先跟龍城通氣。所以,玄女廟必須由朝廷撥款修建。有了這一層禦賜欽封的身份,才不至於被人一鍋端了。這才是謝青鶴要主動入世,把名字放進命案公函裏的原因。

“大師兄昨天就想好要這麽辦了?”伏傳問道。

謝青鶴又剝了一顆花生,神色略有些遲疑:“我是有些失算了。”

“昨日城門吏來報,說東門有百姓聚集,要去搗毀仙姑石,杏城令只怕百姓嘯聚生亂,央求顧蘋襄帶兵驅散,把我們才整理好的文書也給了顧蘋襄。”謝青鶴說的就是伏傳在寒江劍派整理好的文書,中間又補充了一些謝青鶴吞掉安小姐魔念之後完善的細節,“我不曾細想此事。”

伏傳想要辟謠,禁絕各種以安仙姑傳謠鬧出來的慘案,謝青鶴也一直在琢磨此事如何才能辦得妥當。畢竟安仙姑的傳說前後牽扯五六個案子,遠的涉及到了伏蔚登基之初,清查庫藏的懸案,不和朝廷通氣就公諸於眾,謝青鶴倒不怕朝廷記恨,主要是擔心李南風在龍城難做人。

——現在入世太深,種種牽扯,也不能總是薅朝廷的羊毛,半點不給人體面。

謝青鶴把杏城令、顧蘋襄、梅衠都找來了,就是找大家共議此事,看看怎麽弄才妥當。

哪曉得東門百姓氣勢洶洶裹挾而出,杏城令嚇尿了,直接就把謝青鶴帶來的文書塞給了顧蘋襄。

當時所有人擔心的都是百姓嘯聚生亂,為了驅散百姓,告訴他們安仙姑根本不存在,安仙姑的傳說都是假的,這群百姓想要攻擊的目標消失了,自然沒有理由再糾纏不去。

謝青鶴那時候坐在縣衙之內,只知道東門百姓去搗毀仙姑石,並不知道他們動手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