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第2/2頁)

明箏提筆給娘家兄嫂寫了一封書信,命瑗華派人送出去。接下來幾天梁家應當就要有動作了,她平靜地等待著,瞧他們會如何向她開口。

是委婉求她接納那女人和孩子,還是擺起婆母夫君的架子與她說教婦人本分。

明箏自問不是個濫好心的人。

她不會因為那女人可憐,就非要搶著主動去接納,不會因為梁霄有難處,就為他去找借口開脫。更不會把錯處全部攬在自己身上,用賢婦的枷鎖把自己框住,逼迫自己去接納一個根本不曾尊重過她的人。

納妾,總要先她點頭吧?

便是個通房,也得由她安排,開臉擺酒,安排侍奉日期。

越過她去,先懷上孩子,再來逼迫她答應?何曾把她這個正室夫人放在眼裏?

她不去哭鬧,不去聲張,對梁霄失望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因為,她犯不著。

她何用屈身俯就一個不識禮數的人?

何用為一個上不得台面的東西啼哭?

她更用不著,為爭風吃醋去作出任何難看的樣子。那女人不值得她如此,甚至梁霄,她都不確定,他是不是值得她如此。

太久的分別,真的會讓感情淡去。淡到,她甚至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愛過梁霄這個人。

上院的談話很晚才結束。

梁霄回到明凈堂時,明箏已經睡下了。

他其實掙紮過很多次,問自己要不要把真相告訴明箏。

告訴她,安如雪有孕是意外,他本來沒準備讓她懷上孩子。告訴她,他不是因為想瞞騙她才一直不曾開口,是他害怕,害怕看見她難過的樣子,害怕她跟他的距離變得更遠。

可她會信嗎?

**

兩日後,明箏“陪”娘家兄嫂去了一趟別莊。梁老太太正想得求這麽一個機會,明箏剛走,她便派人前往水兒胡同,傳見了安如雪。

與此同時,陸筠受命前往位於安定門大街東側的天壇,監督修繕無梁殿【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