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 43 章(第2/3頁)

他話沒說完,明箏打斷了他,“瑗姿,上回安姨娘小產後,承寧伯府夜審幾個下人,審出來的證詞你可記得?”

瑗姿點點頭,不知明箏如何突然說起這個。

“侯爺見諒,明氏不便久留,為不耽擱侯爺正事,留下婢女瑗姿,有什麽話,您只管向她了解。”

她施了一禮,擡手招瑗華至近前,沒再多說任何話語,無言地告辭去了。

陸筠沒有勉強。他擡擡手,外頭便湧進來幾個官差,打頭的便是郭遜,聽他漠然道:“把這位姑娘帶回去,她知道哈薩圖的線索。”

郭遜吃了一驚,看向陸筠的目光更多了幾絲佩服。

原來侯爺追查梁少夫人,當真是掌握了證據的?

這些日子他跟著侯爺盯梢對方,他怎麽就全無發現?侯爺不愧是侯爺。

明箏拾級而下,見道外擠滿了搶錢糧的百姓。有人在旁感嘆著,“這方大人就是仁善啊,這都是第幾回派發錢糧了?不止這一處,聽說東邊照日大街也擺著攤子呢。”

另一個笑道:“可不是?也虧得他這樣大方,百姓都記著他們家的好,上半年澇災就發了五萬石糧食救助百姓,如今他夫人的病大好了,他又這般舍財,換做是我,我也樂意替他燒個香祈個福呀。”

明箏心中一時復雜起來。適才她當真以為這一切都是陸筠設計好的,為著私下裏說幾句話……是她小人之心,錯怪了他麽?也許正像他所說那般,他只是為了查案……

她回想他端方持重的樣子,倒真不像會做這種事……一時赧然,她臉頰都火熱的燒了起來。

**

夜深人靜,幾聲犬吠打破了巷子裏的安寧。

有人在外來來去去,這是一座寬敞的院落,不是官府,住的卻都是官差。

此刻陸筠坐在一扇屏風後,他已經許久沒有動過。

郭遜不知要不要再來催問一回如何繼續查探,見陸筠擺擺手,意思是不想多說,他只得從內退出來。

門從外闔上,陸筠終於有了動作。

他站起身,垂眼握緊刀柄,然後一揮手,將面前一座漆木雕刻的屏風生生從中劈開。

瑗姿說得很詳細。

梁霄那妾侍如何買通人栽贓陷害,那些下人如何冤枉誣賴,梁霄又是如何糊塗混賬。

他雖沒有親眼目睹當時的情狀,可他足以想象得到,她在梁家是何等的孤立無援。

得到這樣好的女子,緣何會有人不珍惜?

梁霄該死,那安氏該死,梁家上上下下每一個人都該死!

他又是無比的懊悔,無比的自責。為了守著不值一錢的信念,他容她在這狼窩虎穴裏掙紮了八年。

他在屋中來回踱著步子。前所未有的憤怒和心疼。

郭遜在外聽到響動,知道侯爺正在生氣,這麽多年,他從來沒見過侯爺如此動怒過。他不敢輕易闖進去,侯爺心思一向深沉,他只能自行去猜想,莫非與適才那婢子的證言有關?

梁家到底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惹出了多大亂子,才把侯爺氣成了這般?

**

次日一早,夏綾又獨自回了一趟娘家。昨日明箏有意相避,很明顯是不贊成她和二叔所行之事。當日她為撮合,確實太過心急了些,沒有事先問過明箏的意願,就貿然把人先藏在了左近。二叔後來一路追隨,刻意搭話,也確實顯得太過輕佻,不怪明箏生氣。

“好妹子,你心裏怪我,我也無話可說,確實是我思慮不周,實實在在沒想到二叔這般魯莽,唐突了你……回去後我跟婆母都說過他了,他想給你賠罪,我知道你肯定不想見他,唯有我上門來,替我自己跟二叔向你致歉,往後絕不會如此了……”

夏綾心急不已,生怕明箏心裏落了痕跡,往後姐妹相處,彼此有了心結,不免損傷情分。

明箏握住她的手,道:“我知道表姐是為我好,想我盡快走出陰影,才著急為我相看。我並沒有怪罪表姐的意思,只是不知如何應對長輩們如此關懷……”

彼此把話說開,一切不快便散了。只是夏綾憂心的另有一件,這邊明箏明顯是毫無進一步的意思,可家裏的許二爺,卻隱隱有些非明箏不娶的意願……昨日她與婆母好勸歹勸,二叔根本沒聽得進去,口口聲聲說與明箏有緣。

但這些話她不敢告訴明箏,只盼待等她回去京城後,慢慢勸二叔歇了心思……

又過了兩天,明箏啟程在即,臨行前想為家裏捎些土產,才又和夏綾等人相約出了趟門。

隆盛茶館樓上,推開窗即可俯瞰整個長街,幾個青年男子簇擁著一個白衣公子,遠遠看到樓下一個影子,便哄然道:“快看快看,就是那個,東邊走著的,那個苗條的!”

白衣公子惱道:“不許看!關你們什麽事?今兒都得閑不用上值?去去去,別耽擱我的正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