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舌戰群家(第2/3頁)

“二三子,都是哪一派的賤儒啊?”他開口詢問道,眾人低著頭,面色赤紅,卻說不出話來,只有跟隨荀子而來的荀氏之儒,此刻高高擡起頭來,蔑視著面前的儒者們,儒者們並沒有辦法去訓斥,誰讓他們沒有活著的聖賢呢?荀子雖然跟他們不是一個學派,甚至都不太討喜,可他還是公認的儒家活著的聖賢。

荀子曾將儒家的各個派系都罵了一頓,就連自己這一派都沒有落下,可謂是徹徹底底的狠人。當儒者們介紹了自己之後,荀子這才點了點頭,他沒有說話,只是讓儒者們繼續趕路。儒者們不敢再像方才那樣無禮,只見方才吵得最兇的漆雕氏之儒溫和的為孟氏之儒讓路。

最暴躁的子夏之儒像個溫和的綿羊,滿臉堆笑的走在荀子的身邊。

方才還罵荀氏之儒是畜生的孟氏之儒,此刻更是笑著談論著荀子的學說,忍不住的贊嘆起來。

儒者們迅速的團結了起來,而行駛在前方的諸多學派,在看到後方那些仿佛變得跟兄弟一樣的儒家諸多學派,忽然感覺到了不對,這一定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於是乎,有一位齊墨放慢了速度,就行駛在儒者們的前方,大聲地說道:“墨者們需要低著頭趕路,找出最適合到達趙國的道路,而儒者只是望著走在他們前面的那些人,跟隨他們的足跡。”

“不去積累前人的經驗,只知道蠻橫的朝著前方沖鋒,而最終掉落懸崖的,就是墨者這樣的人,能夠不斷的積累經驗,通過學習,按著前人留下的道路,不斷摸索的,就是儒者這樣的人!”忽然有人在墨者的身後說道,那位齊墨令馭者停車,這才惱怒的往後看去。

只見那些儒者們囂張的看著他,不約而同的讓開了道路,讓他看到了開口的那個人,坐在牛車上的一位老者,老者正凝視著他,忽然開口說道:“原來墨者也懂得停下來看望身後的道理嗎?”墨者大驚失色,認真的看著那位老儒者,看了片刻,臉色大變,“荀子……”

看著那位齊墨落荒而逃,儒者們笑了起來,頓時自信滿滿,有荀子坐鎮,看看哪個敢惹我們儒者?

很快,荀子到來的消息被傳到了前方那些學者們的耳邊,他們都是有些驚訝的,不是說荀子在楚國為令嗎?怎麽會出現在這裏呢?不過,最好是快點走,不要招惹那老頭……這不是害怕,這是尊敬,嗯,是尊敬。

此刻的趙括,看著面前的三十多人,這些人裏,大多都是來自與燕國的,有道家,有名家,有儒家,居然還有醫家。趙括並沒有失禮,哪怕大部分人都是氣勢洶洶的來到了馬服鄉,可他還是很尊敬的將這些人請到了院落內,與他們吃了飯,又聊起了家常,趙括這樣的態度,讓那些人想要問責的話都說不出來。

等到他們休息了兩天,趙括這才將他們迎接到了學室裏。

鄒衍,公孫龍,展也來到了這裏,不過,公孫龍遇到鄒衍的時候,總是低著頭,不願意跟他言語,鄒衍便跟展聊了起來,兩人居然還聊的來,展認為天時是農桑的一個重要條件,鄒衍也是如此認為的,他認為天時影響著一切……當這些人都坐下來之後,趙括方才開始了與他們的辯論。

最先開口的就是燕國的道家,這是一位老者,據說,他跟秦國如今的國相,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擡起頭來,感慨道:“您評點了所有的學派,卻唯獨沒有談論道家,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什麽緣故呢?”

“敢問您是?”

“百姓認可的平等才幸福,人們想要沒有徭役租賦負擔的社會,諸侯們壓榨百姓,不給予百姓們所想要的平等,若是沒有統治者,或許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這位一開口,趙括就知道他是什麽學派的了,道家之內當然也有很多的派系,這位顯然是屬於老莊學說裏的一支,被稱為異端的“無君無父”的“畜生”。

趙括認真的聽著他講述人與人的平等關系,講述著平等認知基礎上的發展,公孫龍若有所思的看著他,公孫龍也講平等,可他講述的平等遠沒有這位徹底,這位是追求的是沒有統治者的社會……趙括越聽越是驚訝,這是要打倒剝削階級??正如墨家不只是匠人,道家也不全是避世,他們也有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的看法。

趙括有些驚喜地說道:“我認為,您說的很對,可是,想要實現這一點,卻很困難,您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您想要實現平等,難道沒有了君主就是平等嗎?人與人的財富不同,人與人的知識不同,您想要讓百姓來自己做主,那起碼需要讓百姓們都能有知識,推行普遍的教育……”

“您不能忽略社會生產力……可是您所說的這些,在很久很久之後,是一定會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