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6頁)

可要去了其他公社建飼料廠,別的公社大部分書記都是中老年幹部,人家甘心被她個二十歲出頭的女人壓在頭上?更別提,飼料廠還有那麽多的利益,工作崗位,采購,利潤劃分等等,這麽大塊餅,憑什麽都她一個人說了算?看看現在這些養殖場裏的飼養員大部分都是關系戶就知道,以後肯定有扯皮的。

到時候她勞心勞力,花了大把時間,廠子卻不在她手裏,普通百姓恐怕也沾不了多少光,進去的大部分都是關系戶。把廠子搞得烏煙瘴氣,若是出了問題,最後還得她去收拾爛攤子,她是多想不開才同意這種事?

而且她之所以想建飼料廠,也是希望能將上下遊產業鏈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從養殖到生產銷售一條龍全控制住,這樣能進一步壓縮成本,更好的參與市場競爭,同時也能保證產品質量問題。所以要讓她建飼料廠可以,必須建在紅雲公社,成為清河鴨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份子,絕不能脫離於她的控制。

梅書記聽出了余思雅的拒絕,有些頭痛。飼料廠所需成本不小,建廠的費用,還有機器采購,原材料采購,工人工資等等,前期怎麽也要投入了幾萬十幾萬吧。目前縣裏各大公社,除了紅雲公社有這能力,其他公社都拿不出這個錢,縣財政也不可能撥這麽大一筆款子到某個公社建廠。

而且建飼料廠也不光是錢的問題,還要自己找機器,找配方。除了余思雅,目前其他公社的書記,他也找不出一個能挑大梁的人。

琢磨了一會兒,梅書記苦笑著說:“建飼料廠是好事。不過其他公社知道了,肯定要到我這兒哭慘賣窮,余廠長,咱們縣是個整體,你也不能光看著紅雲公社發展,也得帶帶其他的兄弟公社啊!”

余思雅理解梅書記的立場,笑道:“梅書記,只有一個廠子,給哪個公社其他書記都得找縣裏吧,我這也是不想你為難啊,不然哪個公社能自己籌措資金和技術建飼料廠,我們讓給他,我一點意見都沒有。”

梅書記沒話說了:“行了,我說不過你,哎,余廠長,你是個有能力的,以後要走得更遠,目光可不能盯著眼前。咱們辰山縣不說鐵板一塊,怎麽也是一體的,你也想想法子帶帶他們。”

余思雅很好說話:“梅書記,你看這樣行不行,明年起我們養殖場、飼料廠招工紅雲公社一半,其他公社分另外一半,凡是符合我們要求的都可以來面試,然後從中擇優錄取一半的招工名額。你看怎麽樣?”

遲早要走出這一步的,因為隨著養殖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以後紅雲公社的勞動力人口肯定不能滿足廠子的需求,肯定要向周邊公社招人。還不如就趁這個機會賣梅書記一個好,而且就如梅書記所言,他們紅雲公社不可能一直吃獨食,不然太打眼了,共贏才是最好的選擇。

梅書記聽了後果然很高興:“余廠長,我沒看錯你,你這小同志就是大公無私,做事大局觀強,回頭有人找我,我就把你這話放出去了啊。”

余思雅笑了笑,梅書記太看得起她了,招誰不是招?反正都是來幹活的,只要人踏實肯幹就行了,哪個村哪個公社的又有什麽關系?對她來說都一樣。

“梅書記謬贊了,這是咱們當幹部的職責,你盡管說,我應承了你的就絕不會反悔。”

“要大家都像你這麽想就對了。”梅書記感慨了一句,又問,“怎麽不這次招工就面向全縣?我記得你們養殖場已經有六百多名工人了吧?”

余思雅垂下眼瞼,淺笑道:“這不是沒地方住嗎?外公社的來了,回家不方便,咱們這邊也安排不下,等明年建了職工宿舍也更好安排。”元老肯定要用自己信得過的人,建廠初期的班子還是要用自己人。

梅書記馬上被最後一句話吸引:“你們廠子打算建職工宿舍?”

余思雅含笑道:“我心裏還只是有這個計劃。工人越來越多,這個事肯定得提上日程,不過具體的還要看今年養殖場的效益。你知道的,咱們今年開銷不小,也不知道年底能有幾個結余,要是沒錢,那說什麽都是白說。”

余思雅適時地賣了一句慘。

梅書記聽了跟著感嘆:“今年要連續建兩個廠子,確實為難你們了。”估計也剩不了多少錢了,梅書記對建職工宿舍這個事不大抱希望,畢竟省城很多單位都沒解決這個問題,導致很多七八口擠兩間屋的。

想到這裏,他有點汗顏,又有點欽佩。清河鴨真的是沒靠財政撥一分錢的款就走到了這一步,看樣子要不了多久就能能成為千人大廠,在縣裏都是大單位了。這恐怕是誰都沒能預料到的。

自己縣能走出一家這樣的廠子,梅書記也覺得臉上有光,高興地說:“縣裏財政吃緊,沒法支持你們,不過要政策上有什麽難處,你盡管讓小王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