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4/6頁)

一行人去了目的地,果然如王書記所說,交通非常方便,就挨著通往縣城的瀝青路,而且這片區域地勢平坦,面積也比較大,非常方便建廠。

余思雅沒有意見:“可以,這塊地非常好,辛苦王書記了。不過廠子要盡快建起來,這件事得公社跟社員溝通,等這季莊稼收了之後就不要種了。”

地裏的玉米須已經幹了,玉米棒子快成熟了。

槐樹村的村支書說:“好的,余廠長,你盡管放心,再過半個月咱們就準備收玉米了,收完玉米我讓人將土地平整出來,保證弄得幹幹凈凈的,讓廠子盡快動工。”

“行,辛苦你們了。”余思雅客客氣氣地說。還是在自己的地盤上辦事舒服,看看,大家工作都這麽配合,廠房的事半天就敲定了,都不用她操心。

告別了槐樹村的村支書和大隊長,余思雅和王書記、小沈一起打道回公社。

路上,余思雅主動提起:“王書記,過兩天我還得去省城一趟。槐樹村這邊廠房的事就勞煩你先盯著了,等過幾天我確定了飼料廠的廠長人選,再讓他來監督建廠的事。”

聞言,王書記沉默了兩秒,側頭問道:“余廠長,養殖場這麽忙,你又要上學,飼料廠的人選有想法嗎?”

聽出王書記對這個廠長似乎有點想法,余思雅不想給他機會,裝做沒聽懂:“有了,我準備從清河鴨養殖場的職工裏挑選幾個表現比較好的到新廠子主持工作,目前有幾個人選,還要再考察一段時間。”

王書記明白了余思雅的意思。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但如今的他已經不是去年那個躊躇滿志的他,他很清楚他跟余思雅之間的差距。如今他在余思雅面前已經沒有多少話語權了,這個廠長的事余思雅不願意放手,他也沒插手的余地:“你有了人選就好,有什麽需要公社配合的,你盡管說。”

說到這裏,王書記心情很復雜。毫不意外,今年縣裏工作總結報告,他們紅雲公社肯定又是一枝獨秀,這麽下去,等他任期滿了肯定得往上提一提。

什麽貢獻都沒有,就直接升職,按理來說,他應該高興才是,可一想到自己竟是吃一個比自己小好幾歲姑娘的軟飯爬上去的,王書記就總覺得臉發熱。

余思雅沒留意到王書記的別扭,笑著說:“謝謝王書記,咱們一起努力將紅雲公社建成豐寧第一公社。”

說話間,正好走到岔路口,余思雅停下腳步說:“王書記,我還要回廠子裏交代一點事,就不去公社了,我先走一步。”

王書記點頭,目送她走了之後,問身邊的小沈:“你說這余廠長腦子究竟是怎麽長的?人跟人差距咋就這麽大呢?”

想當年他也是青年才俊啊,可放余廠長面前,無論是能力還是氣場、厚臉皮都遠遠不能比。

小沈摸著鼻子傻笑,都是領導他能說什麽?

——

余思雅回到廠子裏才五點多,還沒到下班時間,她直接去找小李。因為估計明天要建飼料廠的事就從槐樹村傳出來,她總不能讓小李從別人口中知道這個事。這是必要的尊重和重視。

小李還在忙活,看到余思雅出現,有點驚訝:“余廠長,我先前聽說你已經下班了,怎麽又回來了?”

余思雅坐到他對面,笑著道:“剛跟王書記去看了塊地。”

“看地,什麽地方?看地做什麽?”小李不解地問。

余思雅直說:“我決定建個飼料廠,地已經看好了,初步定在槐樹村,臨近馬路邊,就公社出去那一塊。”

小李也在公社工作過兩年,對公社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贊同地說:“那塊地確實好,地勢平坦,旁邊就是通往縣裏的馬路。”

“對,我也是看中這點。”余思雅笑著點頭,又道,“以後飼料廠也得有個負責人,我準備從廠子的職工中挑一挑,你有沒有什麽人選?”

小李震驚了一下,有點意外這個人不是他。但轉念一想,養殖場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他忙這邊都忙不過來,確實應該另外找個同志。

仔細將廠子裏的職工過了一遍,小李給余思雅推薦了一個人選:“我覺得施立平不錯。他念完了高中才下鄉的,這些年一直是咱們公社知青的老大哥,大家都比較信服他,他的人品和管理能力應該都不錯。進廠之後,他工作也很認真,在銷售部的人緣也很不錯,唯一顧慮的是,他可能會回城。”

這也是余思雅顧慮的一點。

同樣是廠子建設之初就進廠的老人,施立平後來之所以一直不顯山不露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一直在奔走想法子回城,去年還專心備戰,參加了高考。今年七月又參加了一次,也不知道成績怎麽樣。

小李這個評價很客觀,方方面面也考慮到了。余思雅含笑點頭:“好,我考慮考慮,你也看看還有其他合適的人選沒有,回頭可以推薦給我,我挨個找他們談談。咱們廠子,不講資歷,不講出身背景,只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