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猶勝猛虎

蘇油做的吃食,江卿眾人是一萬個放心的,這娃比自己講究太多了,他都能吃,自己就沒問題。

不過井監有些信不過蘇油的人品,找個借口先溜了。

一人一大碗米飯,上邊兩塊紅燒肉,幾塊紅燒蘿蔔,每桌一盆小泡菜,一盆白菜湯,一盤韭菜炒雞蛋,一盤香腸炒青蒜。

李老漢夾著香腸往李拴住碗裏放:“娃子吃,這個香。”

李拴住說道:“阿爺你自己吃,這個叫香腸,小少爺帶著我們自己做的,我們常吃。”

井監不在,大家就可以敞開了說話。蘇油說道:“拴住哥,接下來讓弟弟們先改竹料,木材,按二林部給我們造竹屋的法子,將房子修起來,山谷裏邊還有幾十戶人家呢。”

然後對李老漢道:“老丈,很快我們會運來木料,拴住哥會看圖紙,讓他給你講解如何搭建打井機械,我們爭取先將兩處深井打出來。”

“李大叔,你帶人改造陵井鹽灶,我們這就將雪鹽制造之術傳與你們。”

“姻伯,世伯,這裏的後勤,就多麻煩你們了。”

眾人竟然對一個小孩子指派工作毫無異議,理所當然地答應:“知道了。”

蘇油這才對程文應說道:“姻伯,現在兩口井,四五十人的工作,還算好辦。如果以後還要開井,招收流散之人的話,一定要身家清白。如李老丈這種,一定要通過州府登記造冊,有欠負課稅的,先替他們清償,再轉移戶籍,相信他州得了利,還減輕了負擔,也消了緝捕的辛勞,是能夠談得攏的。”

程文應琢磨道:“就怕他州人口減少,州府會擔心影響考績。”

史洞修罵道:“他們還要考績?你以為我們補交的課稅他們會上交朝廷?想多了老程!”

蘇油說道:“我們不管他們拿到錢財如何使用,我們只要自己幹凈清白,朝廷抓不到把柄。這些欠課,世家也不要大包大攬,可以由招來的人手分期慢慢償還,不過不收利息而已。”

李老漢立即說道:“這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我們願意!只要在小公子手下,我們願意慢慢清償各位善人代繳的欠課。”

程文應還有些疑問:“小油,老李,你們對這深井就如此有把握?”

蘇油和李老漢對視一眼,李老漢說道:“老漢就班門弄斧了,淯井自漢時就已經開采,時過千年才告枯竭。我們用深井之法,每開出一口,就類似得到一口新井。且水勢就下,井越深,得到的鹽泉存量越豐。”

蘇油說道:“以前沒有這項技術,是因為深井的沿途會打到淡水層,一旦淡水封堵不住,流入鹵泉,這眼井就廢了,對了老丈你準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李老漢對蘇油一點不隱瞞:“我想的是用卓筒,就是長竹筒打通,兩端開出接槽,筒筒相扣接入井中,隔絕周圍淡水。待得到達鹵層,再用小銼在竹筒中鑿得小井,如此鹵水和淡水便隔絕開了。”

蘇油問道:“那這竹筒間的縫隙如何密封呢?”

李老漢說道:“只需要細麻纏實接口,麻遇水膨脹,會更加緊密,加上周圍泥漿,便可起到密封之效。”

這與歷史上即將誕生的卓筒井完全一致,蘇油點頭:“老丈當真是深思熟慮了。”

李老漢問道:“未敢請教,小少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蘇油笑道:“拴住哥,告訴你阿爺。”

李拴住說道:“少爺發明了水玻璃,水玻璃用礬鹽調和,轉瞬即可硬若金石,我們的卓筒,先用礬漿粘連,外邊用麻線紮緊加固,對了阿爺,我們繩子的麻料浸泡過水玻璃溶液的,還是三股編成,紮實得很,一會我帶你去看。”

李老漢眼裏又泛起了淚花,伸手撫摸著李拴住的頭頂:“我們家拴住,跟著小少爺,算是大長進了啊……”

蘇油說道:“那也是拴住哥好學肯幹,進步快,他的本事可不止這點,明日你便知曉。”

說完對李拴住說道:“拴住哥,阿爺尋找鹽井的本事,那可是一絕,你一定要跟著他好好學到手,以後你們一家的任務,就是盡量多的在這周圍找出鹽井來。淯鹽枯竭,關系巨大,鹽戶逃散只是開始,甚至可能導致青鹽大舉入境,影響朝廷西北布局。”

程文應這才想到這個問題,不由得心中大震,再一轉念,要是小油真是處心積慮插手鹽務,目的真是為了對抗夏境的青鹽走私活動的話……

媽蛋這算不算過著小書童的命,操著大宰相的心?

不會的,一定不會的,世家插手鹽務,本是老夫求他想辦法解決蠶市錢荒的結果,這都隔了幾層了?他應該不會考慮得如此深遠的……

倒是李老漢趕緊拱手:“當不起小少爺稱贊,小少爺尋井的本事,那才真是一絕,一天可頂老漢苦尋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