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

“龍老說並不是,而是因為官員不作為,怕得罪人,相互勾結隱瞞,才導致如此局面,百年之下,居然變成了成例。”

“如果認真追究起來,各家豪強,沒有一家屁股是幹凈的!”

張方平苦笑道:“明潤,你那龍山長乃在野之人,說話可以毫無顧忌。如果我們今日動了蜀中豪強的飯碗,只怕明日,就都走不出這衙門,你信不信?”

蘇油笑道:“信!豪強也是大宋的子民,官府也不能過於刻薄粗暴。大可以撥出專款,將他們手中的土地漸漸購回嘛。”

張方平笑道:“說得輕巧,你想買,人家就願意賣了?”

蘇油說道:“不賣是因為還有利可圖。如果申明國家制度,核準核實各家可免稅土地,多出來的按章繳納賦稅的話,土地就會變成豪強們手裏的燙手東西。無大利可圖,坐吃山空,他們為什麽不賣呢?百姓為什麽還大肆投效呢?”

張方平還是搖頭:“讓豪強無利可圖,他們就會去刻薄百姓,將損失轉嫁到百姓身上,這就是發生在淯井的慘況,事情又回到起點上來了。”

蘇油說道:“因此這個過程,必須與開源相結合,斷其舊源而不另開新源。那就是如以壅塞治水,橫溢九州雖堯舜不能止之。”

張方平一臉難以置信的神情:“看明潤如此自信滿滿,竟是另有開源之策?”

蘇油拱手道:“明公,開源其實很簡單,難就難在開源之後,如何利與國家,而不是如土地這般,成為豪強聲色犬馬的本錢,這才是明公應當思慮的問題。”

“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家,此事幹系極大,只能議於密室,今日怕是無法細說。”

張方平臉上紅一陣白一陣,驚疑莫名,對著蘇油上下打量,實在是不敢相信這家夥會另有開源之法。

蘇油湊到他耳朵邊上,輕聲說出三個字:“富順監。”

張方平胡子抖了兩抖:“你是說……那裏又是一處……呃,好地方?”

蘇油退到一邊,輕輕點了點頭。

張方平哈哈一笑,轉頭對蘇洵說道:“這幾日便好好遊玩,明允你放心,明潤在成都,我自會好生看顧。學宮那邊,就一句招呼的事情。”

說完手指蘇油:“我見此子清新可喜,學宮十三經拓印之事,同意你了!”

蘇軾開心得直拍手:“好!我就知道小幺叔一定有辦法!”

張方平忍俊不禁:“嗯,那是,你小幺叔可賺大發了!”

蘇油翻著白眼,又是一不要臉老頭,這把利益輸送,要是展布得當,起碼是幾百萬貫,這是天底下最貴的拓本,沒有之一!

蜀國富且庶,風俗矜浮薄。

奢僭極珠貝,狂佚務娛樂。

虹橋吐飛泉,煙柳閉朱閣。

燭影逐星沈,歌聲和月落。

鬥雞破百萬,呼盧縱大噱。

遊女白玉珰,驕馬黃金絡。

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漸怍……”

成都是全國少數幾個大城市之一,又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賦稅僅次於汴京,杭州。

“帶二江之流,為一都之會。四民州處,萬商成淵。”

僅商稅就十七萬貫,比杭州只有兩千貫的差距,委屈地排名第三。

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於此,許多人幹脆就在成都住了下來,由行商變為坐商。

同時許多文人墨客也慕名而來,更增添了城市的生活色彩。

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城內河道交錯,水巷縱橫,疊橋相連,船影穿梭。

河流連通摩訶池、江犢池、萬歲池等湖泊,西園更是大宋最著名的官家園林,而西樓又是西園裏最出名的樓榭。

這些地方,都對遊人定期開放,更加鼓勵了成都人喜好遊樂的風氣。

“十裏珠簾都卷上,少城風物似揚州。”

達官貴人百無聊賴,終日只逍遙享樂,成天的逛集市看雜耍,要不就坐在船上打望街景。

大宋不行宵禁制,到了夜間,那就更加熱鬧了,飲宴高歌的夜生活大受追捧。

就連太守都不能免俗,每逢大市都要登樓觀看夜景,安排宴樂,否則就是故作清高,老古板,我們成都百姓不喜歡這樣的官!

這早已是一種風尚,沒道理可講。

一到晚上,男男女女就三五成群地出遊。

“錦江夜市連三鼓,石寶書齋徹五更。”

夜市主要集中在錦江邊、大慈寺,青羊肆和五門樓等地。

晚上錦江邊上的人一直就沒斷過,燈籠燭光照得如同白晝,江水映著彩燈隨波閃爍。

夜市上攤點一字排開各色吃食——幹鮮果子,香飲,葷素丸子,牛羊酪,肚兒雜湯……應有盡有。

那時的主要娛樂場所叫瓦肆,瓦舍或是勾欄。大家在裏面喝茶,聊天,打牌,賭博,擺龍門陣,看戲,看雜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