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

除了平蠻那次,蘇油還是第一次動筆給朝廷寫奏報。

夔州市全體勞動人民,在官家和各級政府的親切關懷,正確領導下,經過兩年的奮力拼搏,攻堅克難,終於在今年秋天,走完了告別貧困,邁向小康的階段性偉大征程。

感謝陛下,感謝中樞,感謝路府領導的關心和愛護,有了夔州三年免稅的優惠政策,才有了夔州的春天。

這些減免的稅收,全部用在了夔州城的建設上。

除了之前一直上繳朝廷的礦藏,兩年花掉的賦稅,高達四十萬貫。

這些錢,除了清償開發商投資,用於梯田建設,水利建設,市政建設之外,幾乎沒有盈余。

作為夔州第一領導,我向組織檢討。

但是錢沒有白花,從明年開始,夔州城便能夠反哺大宋了。

除了梯田繼續開發,各項工程明年會大體完成,預計到明年秋後,將出現三十萬貫左右的地方結存。

另外還有一筆。

今年的秋糧,因為熟蠻得力,氣候適宜,方法正確。糧食產量相比去年,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如今家家皆有余糧,雞鴨,豬魚,形勢喜人。

農稅的比例,向來是大宋諸州的重頭,夔州特殊一點,那也是五五開。

今年的秋季糧食結存,高達二十萬貫,明年,估計還會更多。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

請問朝廷,明年的免稅期過後,這一筆錢糧,州府是應該收,還是不應該收?

如果要收的話,會存在一個法律障礙——熟蠻們所在的那些地方,是羈縻州,羈縻州歷來都是不用繳納賦稅的!

一開始,我只是為了幫助子民過好日子,才幫助夷人改造梯田,替他們向四通商號背書,申請青苗貸款,秋後用收稅的方式收回貸款和利息,以便統一償還四通商號。

現在他們已經脫貧,不再需要青苗貸款了,那麽,今後每年的三十多萬貫,我們要收嗎?

要收的話,就需要解決羈縻州熟蠻的歸化問題。

這就需要給予人家編戶齊民的待遇,要丈量地畝,統計人丁,編造戶籍,確定稅額,將之納入夔州的管理體系中來。

不收的話,同樣也會造成一個問題——本來編戶齊民的漢人,他們大概率會棄宋入夷!

因為夷人不交賦稅不服役,所以在同等生活條件下,傻子都知道怎麽選擇嘛!

因此上報中樞,請朝廷慎重決斷。

……

富弼接到夔州奏報都傻了,拿著奏報來到韓琦的身邊:“韓公,這事情怎麽處理!”

韓琦翻開奏報:“那明年這錢糧能收上來六十萬貫?夔州?!兩年變成這樣?你信?!”

富弼復相後,和韓琦的關系其實有點小緊張,因為韓琦如今比較獨,不是過去那個韓琦了。

富弼不動聲色:“嘉佑六年之前,如果誰告訴我有人十四歲就能中探花,我也是不信的。”

韓琦這才反應過來:“蘇明潤啊……這樣,叫人去三司,問問今年夔州傕務。”

沒一會兒書辦回來了:“稟相公,今年夔州免稅,不過大寧監傕課,金五百兩,銀一千三百二十斤,鹽……鹽比去年多出……多出……”

韓琦急道:“多出多少?”

書辦稟告:“多出……三十萬斤!”

“什麽?”富弼覺得不可思議。

書辦看了看文卷:“大寧監的解釋是,夔州奉節巫山兩縣,和周邊羈縻州用鹽,不再仰賴大寧監,由夔州自行解決。因此今年的鹽傕,便多出了這麽多來。”

富弼立刻拿手指點桌面:“大寧監打埋伏了。如果蘇明潤真的不再仰賴大寧監,那大寧監省出的鹽絕對不止這個數目。大寧監為了自己明年繼續拿上等考績,今年瞞報了增量。”

韓琦擺擺手:“水至清則無魚,底下人辦事兒,都是這樣,現在的重點是夔州。”

富弼問書辦:“最近關於夔州的奏報,都有哪些?”

書辦說道:“夔州的奏報,一般比較清簡,小蘇太守親自發來的……除了上次平叛,就這一封……”

韓琦怒道:“有沒有把中樞放在眼裏?!在那邊放羊嗎?”

書辦臉色都嚇得都結巴了:“夔……夔州峽路,無論水陸,實在是難行。棧道如今才剛剛打通……那裏,那裏一般就是清凈為主,以前除了邊夷寇略,一般也沒什麽事情……”

富弼想了想,說道:“這樣,你去查查,不光夔州的,還有渝州的,夔州路的,看看最近有何奏報。”

不一會兒,書辦回來了:“最近倒是有兩份文書,是夔州路轉運司和按察司發來的,說夔州乃是舊治所在,如今棧道重新通暢,申請將治所移回夔州。”

韓琦和富弼都是精熟宦情之輩,對大宋官員的德性那是門清,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說道:“如此看來,這就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