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

蘇油也不再提,只說道:“子純大哥的思路是不錯的,我總體同意。河湟之地,的確是局眼,要是西夏占了,就能居高臨下窺視我陜西,巴蜀;要是我們占了,就能居高臨下窺視它河西,蘭州,使其從西方和南方兩面受敵。這是一個主動權在誰手裏的問題。”

“不過這一帶方圓千裏,皆是唃氏蠻所占,他們只是被西夏欺壓得狠了,如今希望聯宋相抗而已,並非對大宋有多少感情。除非能將之瓦解到戶,否則僅僅靠軍事,是無法最終解決羌蠻問題的。”

巢谷說道:“唃氏蠻,不善耕作,還是以遊牧為主,要用你在夔州那套法子,怕是有點難。”

蘇油笑道:“還有個問題,朝中大佬們未見得會支持,他們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力圖安靜,可謂鼠目寸光:要改變他們的思路,非旦夕之功。”

說完又笑了:“我們這才籌劃了多久,現在說這些,不是為時過早嗎?”

巢谷笑道:“就如兩公婆在被窩裏商議明日關撲得到三十笏銀子之後,該當如何花用一般。這本還不知道在哪兒呢,旁人聽去,怕是要笑掉大牙。”

三人都是哈哈大笑,蘇油說道:“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我們邊吃邊聊!”

白煮羊肉蘇油很喜歡,於是拿出來一瓶永春露,自己就著糖蒜撕啃羊排。王韶瘋狂地劃拉回鍋肉,巢谷則是生冷不忌。

幾人邊吃邊聊,都喝高了,一陣哭一陣笑,最後全躺倒在屋子裏。

諸事商定,蘇油對王韶取得的成績很滿意,完全沒啥好插嘴的,次日便與王韶告辭。

來到這裏,幾個老熟人就該去見見了。

到府衙一亮身份,進衙門見到的竟然不是陳希亮。

一打聽才知道,陳希亮竟然自己彈劾自己,去職了。

原來,陜西各路當時也流行送酒,就是趙抃在川中深惡痛絕的那件事情——公使酒。

陳希亮將自己所得的酒用來接待了貧寒士子,得知是公使酒之後,嘆息道:“還是犯了私用公物的錯誤。”於是用自己的財產支付了酒錢。

可仍然於心不安,上書彈劾自己,堅決請辭。

於是讓蘇油敬仰的天選老頭就見不著了。

再打聽蘇軾,居然也不在,這娃和蘇油來了個前後腳。半月前經過京兆府,還找石蒼舒畫畫寫字來著,結果蘇油來前幾天,請假跑商州去了。

遇到陜西天降大雪,蘇油幾人只好留了幾天,想起自己有時間沒有與文化界聯系,於是便去拜訪石蒼舒和宋迪。

蘇油在文化界的名聲主要在原材料,筆墨紙都涉足,澄泥硯還沒來得及搞。

自打成為探花郎,在夔州又名聲鵲起之後,他當年親手弄的桃花春水箋,和用鐵筆書法刻制的《梅都官詩集》第一版,如今已是貴得蘇油自己都捶胸頓足——當年怎麽沒有多留幾套!

蠟紙每印一次,就會對字跡帶來一些損傷,一套蠟紙,印上千部書籍,差不多就得重刻,因此除了第一版《梅都官詩集》的近千本是蘇油親手刻的,其後都是眉山活字印刷貨。

如今價格騰貴。

為了給自己僅有的幾套詩集升級,蘇油給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都送了一套,說是虛心學習,請幾位批注之後送還給他。

再過五十年,自己親手所刻,宋代六大家各自批注的《梅都官詩集》,合在一起能值多少錢……嘖嘖嘖,太美了,想都不敢想……

石蒼舒和宋迪見到蘇油也非常高興,蘇大嘴可是沒少在這兩位面前吹噓小幺叔的神異,如今見著少年探花身穿羽絨袍子,石薇在他身後抱著穿棉襖的白猿,踏雪穿梅而來,宋迪頓時覺得自己充滿了創作靈感。

席間少不了就是吟詩聯句,交換作品,蘇油行草是苦手,自然要向石蒼舒請教。

宋迪則是對蘇軾所說的吳道子透視法感興趣,聽說蘇油是行家,也向他打聽。

蘇油用鉛筆做了幾個示範,然後對宋迪說道:“這個方法,宋兄想想漢陵前神道兩旁的翁仲,古柏,那就一清二楚了。如果用到小處,比如這張桌子,那就是這樣。”

說完用鉛筆畫了一個桌上餐盤酒器的速寫素描:“大致就是如此,這種表現手法,體現的是真實的視覺效果。用我那鐵匠徒弟的話說,對不美的東西來說,是一種不大友好的存在。”

幾人都是哈哈大笑,俱道蘇油的徒弟也是一個妙人。

到了次日,大雪終於停了,外邊還是冷,蘇油便雇了一輛車。

正要出發,就見遠處一個身影騎著馬奔來:“明潤……明潤老弟留步……”

卻是宋迪,頂風冒寒地送來一幅畫,是一幅《霽雪高賓圖》。

宋迪說道:“此畫便是照明潤指點,按透視之法所作,留於明潤作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