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

蘇家這支就剩蘇油一根獨苗,本著對蘇油早逝的父母認真負責的精神,老人家昨晚搬到了蘇油新房的隔壁房間聽動靜,巴不得薇兒今天就能懷上才好。

上梁不正下梁歪,幾個小的也不是好東西,聽小七哥說起男女之事,都是不一般的好奇,紛紛效仿。

結果新房之中靜悄悄的,八公恨不得拿起黃荊棍兒撓墻,提醒隔壁的二人趕緊辦事。

到了下半夜,所有人都堅持不住了,八公還好,一閉眼睡了過去。

鄉下蚊蟲很烈,幾個小的被叮了一身包,什麽都沒聽到,結果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又抹了半天藥膏,折騰了好久才睡去。

八公見到一臉羞紅的石薇,知道昨夜兩人已經成了好事兒,心裏直犯嘀咕:為啥就沒一點動靜呢?難道又是薇兒的什麽道家仙法?

不過無論如何,成事兒就好,美滋滋喝了新婦茶,滿天的愁雲都散了,八公說道:“小油這幾年太辛苦了,這個月就好好在家裏松快松快吧。”

婚禮到現在才過去一半,後邊還有好些禮節等著呢。

於是蘇油就帶著石薇遊山玩水,村中的好多產業雖說都是當年他發展起來的,可如今村裏人才是專家。茶葉,龍腦香,美酒,醬菜,早已青出於藍,屠子的閹刀都換了兩代,早沒他插嘴的份了。

良種選育工作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果樹如今正是豐產期。

大理帶回來的雪梨掛滿了枝頭,不過還沒法吃,倒是一些早李和早杏,櫻桃和香瓜,可以下嘴了。

山上還有各種覆盆子,野地瓜,有蘇油在,那是餓不著。

婚後三日,石家送來冠花、彩緞、鵝蛋,以金缸兒盛著油,銀缸兒盛著蜜,頓於盤中,四圍撒貼,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各種食盒送到蘇家,這叫“三朝禮”。

婚後七朝,蘇油帶著石薇過河來到石家堡,送拜門禮。石家堡廣設華筵,招待鄉鄰和親戚,一起看新婿上門,同時女方親戚朋友們的賀禮也在這時候送到,名曰“會郎筵”。

宴會完畢之後,還有石家請來的鼓吹,送兩人回宅第,今天是不在女家留宿的。

第九日,石富帶著家裏的廚班來了,還帶著各種食材,在蘇油家中舉辦宴席,這一場,叫“暖女會”。

暖女會後,要接石薇回家,姐妹妯娌間說些私話,老安人也要過問下新婚生活是不是和諧,再以冠花、緞匹、合食之類,次日將石薇送回來,這道禮俗叫“洗頭”。

一月之期,輪到蘇家大開筵宴,兩家親戚朋友都到場,石家展示送來的彌月禮盒,蘇家延款親家及親眷。

各方朋友們給蘇油的賀禮,也在這天送上,叫做“賀滿月會親”。

到此,全套婚禮流程才算正式走完,這就是為什麽大宋官員婚假兩月的原因,就這樣還得緊鑼密鼓的安排。

以蘇油今日的交際,官階,想送禮攀交情的,那不是一家兩家,能讓蘇油收下,才是光彩和本事兒。

蘇油早就和文人朋友前輩們說好,一律不收禮,最多收取他們自己寫的詩詞和書軸。

五品當紅朝升官,功勛卓著韓琦富弼都要給面子的新貴。於是蘇家的庫房,被各大名人的書法字畫詩詞塞了個滿滿當當,就連婚後兩月,都還有書信陸續送到,簡直就是一場文化界的盛會。

至於曹佾,高士林,兩浙錢家,薛通,董非,這些家夥才不管蘇油的規定,禮物那叫一個奢侈。

曹佾對自己的文人身份明顯比外戚身份看重,規規矩矩地送來一幅自己的慶賀詩詞,不過是用的緙絲工藝,緙在一幅螽斯衍慶圖上的,圖上的南瓜和螽斯用的立體陰影透視法,描繪得活靈活現。

錢家也不錯,一套紫檀書案椅櫃,螺鈿鑲嵌,一套沉香文房用品。

他們長期海貿,有的是名貴木頭,這是看在大海船設計圖的面子上送的。

其余的就很庸俗,不是金子就是銀子。

土地廟七子知道蘇油什麽性子,李拴住就老老實實讓娟兒送了十幾套備用的絲光棉內衣,劉嗣送的十來壇夔州特產刺梨米酒,糟娃送的一套細陶茶具,狗剩送的一塊雅州天然綠石,小七送的青唐一種羚羊毛編織的絨毯。

只有張散送的東西最名貴,一株七尺高的紅珊瑚樹,不過據他說這東西也沒怎麽花錢,屬於航海時從土著那裏撿的漏,用兩對鏤花木框的落地大玻璃鏡子,從胡商手裏換的。

看著幾屋子的賀禮,蘇元貞流著口水教育種誼:“看到沒,先入仕當了大官,再找老婆,才是發家致富的正途。”

所有賀禮中,最重的一份是小高相爺送的,然而被蘇油原封不動地退回去了。

一起回去的還有一封信,不是我不想收,而是小弟如今是使大理臣,這些東西你送我我也留不下來,最後一點不剩全部要上繳朝廷,不如拒收來得劃算,不準誘惑我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