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王跑了

蘇油笑道:“非惟人力,亦有天意,就拿科舉來說,當年無知頑童能中探花,那是試官高擡貴手,官家別予青睞,其實單論文章質量,甲科眾人,區別都不大的。”

“這些都是陳年舊事,如今蘇油能被朝廷委任為大理使節,也是朝廷看在我與大理的這份交情。既然如此,蘇油也要為大理盡一份心力。”

“所以我想知道的是,大理最近發生了什麽事情?”

城守有些尷尬:“這個,明潤,何處此言啊?”

蘇油說道:“以我與侯爺的交情,加上大宋和大理的國體等級,按道理,應該是侯爺親自擔任引伴才是,如今由城守你來……如果不是侯爺自己飄了,就是,大理出事了,對吧?”

城守一臉的苦笑:“要瞞過明潤,的確是不容易,也罷,老夫還是直言相告罷,明潤,我家國主,逃了!”

“啊?”蘇油不由得有些吃驚:“逃了?逃哪兒了?羊苴咩城?”

城守一拍大腿:“正是!國主受楊家蠱惑,於日前逃離鄯闡府,事情發生在明潤你來這節骨眼兒上,不由得侯爺大怒,如今兩家正陳兵弄棟府……唉,小國這才剛剛恢復了幾年,又要陷入一番動蕩。”

蘇油不由得摸著下巴:“這國主,怎麽想的……去楊家那邊,日子怕是更加不好過吧……”

城守說道:“明潤,事已至此,侯爺的意思,是要我暫留明潤在此,待他解決了此事,再來迎候天朝上國使節。”

蘇油哈哈大笑,站起身來:“你家侯爺這是把我當做使節,卻沒把我當做朋友,看我這就罵他去。小七哥,回船,以最快速度,趕往鄯闡府!”

城守和劉先生都嚇了一跳,探花郎這是不怕事兒大啊,一起苦苦相勸。

蘇油誠懇地說道:“大理民風和睦,興佛向化,能不動刀兵,也是百姓之福。蘇油此去,不為自己,只為大理百姓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兩位不必再勸了。”

劉先生嘆息:“同為希望大理和平的宋人,明潤此心我也贊同,只恨自己無能。”

城守這才想起蘇油的種種神異:“明潤,那就拜托了。能讓佛國彌兵,我士民官紳,定然感佩大宋之德。”

大船很快轉入普渡河,駛入滇池,最後停泊於鄯闡府上關碼頭。

碼頭上,一個十四五歲,穿著華貴的少年,戴著高高的蓮花帽,正靜候在那裏,周圍都是強壯的武士在警戒。

蘇油下船,少年上前施禮:“蘇叔叔,父親命我前來迎接。”

蘇油趕緊扶起來:“你就是升泰吧?聽說你已經是大理的清平官,幕爽了?當真是年少有為!”

大理官職裏邊,清平官是榮譽稱號,意思類似於大功臣,幕爽則是九爽之一。

九爽,就是大理仿唐朝六部制度建立的行政機構,幕爽,相當於兵部尚書。

高升泰是大理高家不世出的人才,當年高智升還在外遊玩,遇到一個老和尚,老和尚讓他趕緊回家,說道:“你家將出貴子,趕快回家。”

高智升趕回家中,正好兒子出生,左手成拳,打開之後,掌紋如同一個璽書的“泰”字,因此得名。

這娃自幼習文練武,十二歲隨高智升出征平楊允賢之亂,十四歲五華樓辨經,擊敗諸路清平官和讀書人。校場演武,諸般武藝精通,小小年紀獲封高位。

蘇油要不是穿越過來打小就保留著成年人的見識,還真沒法與人家相比。

可如今高升泰卻一臉仰慕地看著蘇油:“叔叔跟前,怎麽敢提年少有為四個字!”

蘇油也不謙虛,只問道:“你父親高侯爺呢?”

高升泰憤恨不平:“主上無識,投奔楊家,這是置我高家於不義。父親正在弄棟與之對峙,無論如何,要他們給個說法。”

蘇油微微一笑:“那就不用多說,走吧,一起去弄棟。”

高升泰有些猶疑:“爺爺已在府中備下酒宴,父親的意思,是讓叔叔稍待些時日……”

蘇油一把拉住高升泰:“救人如救火,戰事一起生靈塗炭,實在是有傷天和,此刻需要快刀斬亂麻!”

高升泰也是年少豪傑,立即招呼手下:“那就備馬,我護送叔叔!”

眾人都是騎術精湛,一人雙馬,速度奇快。

所有人中,騎術最精良的是一個女生,高升泰立刻反應過來:“這位就是新嬸嬸?侄兒失禮了。”

蘇油一打馬:“什麽新嬸嬸,升泰你這話有歧義,有陷害你叔的嫌疑!”

等到一行人到達弄棟,高智升卻已經移兵白崖,直抵羊苴咩城外圍的最後屏藩龍尾關。

楊家已然退無可退,接下來如果和談不成功,就只能是一場大戰。

關墻之上,士兵們已經備上了檑木巨石,山坡之下,數支軍隊嚴陣以待,肅然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