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

高智升說道:“國主崇信佛法,聽信小人挑撥,挑在這節骨眼上離開善闡投奔羊苴咩城,這就是要給我高家一個大大的難堪!”

“幾年前楊家反叛,企圖自立為帝,是國主求我高家出兵平叛,事後以皇室直管的兩處地方酬功,如今看來,卻是想反悔。那個僧人迦左力,本是本地密宗,與楊家瓜葛頗深,這事情,是哥哥我失計了。”

蘇油問道:“於是哥哥便以下犯上,興軍討伐君側?”

高智升臉色大變,一看蘇油笑嘻嘻的模樣,這才松了一口氣:“明潤你現在身份是上國天使,說話代表大宋!不要張口就來好不好?”

蘇油哈哈大笑:“我笑兄長多慮了,此事何必興師動眾?”

高智升說道:“不讓國主回鄯闡府,明潤如何遞交國書,完成使命?大宋責罰下來,哥哥我可承受不起,這不是好事兒變成了壞事?”

蘇油端起茶杯呡了一口:“哥哥呀,可笑你這是當局者迷。”

高智升素來知道這弟弟多智:“怎麽說?”

蘇油將茶杯放下,正色說道:“國主與楊家,為什麽要挑我來的時機鬧這事兒?就是想讓我任務完不成,在鄯闡府給你施加壓力。”

“然後兄長迫於大宋的壓力,只好與他們妥協,這樣他們在談判中就會得到極大好處,是吧?”

高智升點頭:“正是。”

蘇油笑道:“所以依我說,無論是國主,楊家,還兄長,都是當局者迷。別忘了兄長雖然代理大理國政,然終究不是國主。”

“而我是大宋使臣,遞交國書,宣喻國主,是我與貴國國主之間的事情。兄長,你完全可以袖手不管的呀!”

我的個去!高智升頓時如醍醐灌頂——賢弟這番理論實在是太風騷了!

大理高家在東面,與大宋經濟來往密切,從蘇油遊歷大理助擒儂智高開始,高智升父子用了十年時間,一直致力於扭轉與大宋的外交關系,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高智升非常重視大理與大宋的外交,國主逃往羊苴咩城,讓高智升急得著急上火,卻從沒想過這事情,理論上竟然可以繞過自己!

不管國主在哪裏,只要蘇油將國書遞到他的手上,就算是完成使命!

等下——高智升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賢弟,你要入羊苴咩城?當年二林部客軍,可是殺了不少楊家叛賊的!”

蘇油一攤手:“所有人都是如此想,認為我不敢直入羊苴咩城,遞交國書,因此才有了此番變故。”

“但是二林部出兵,那是貴國國主來信求請的呀,上面有他的簽字和印信呀。再說這也是二林和你高家的商業合同,我那時候遠在汴京,與我何幹啊?”

“就算與我有關,可如今我是大宋使臣,代表的是國家,你認為你家國主和楊家,有動我的膽量?”

“別說是他們,如果朝廷派遣我出使西夏,以西夏國主的驕橫悖妄,亦不能拿我如何,這叫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不然就會招致對等的報復,所以,兄長你放心吧。”

高智升站起身來在營帳中來回踱步:“不行不行,那也實在是危險,愚兄無論如何不能讓你身陷險地……”

蘇油招呼他坐下:“兄長,我是真如泰山之安,反倒是你,如今危如累卵!”

高智升不信:“賢弟這話,未免聳人聽聞了吧?”

蘇油正色道:“兄長,國主就是國主,他願意去什麽地方,豈是臣下能幹涉的?羊苴咩城,本就是大理國都,兄長因國主還都,便出兵威逼京城……名不正,言不順啊。”

高智升有些猶豫。

蘇油繼續勸說道:“大理東西兩邊,一楊家,一高家,四年前楊家造亂,兩家已經勢成水火。”

“如今東部大理,商路繁榮,物業昌盛;西部占有地利,部族眾多,兩者勢均力敵。但是兄長只要繼續照現在的樣子耐心發展下去,大勢就永遠握在你的手中,投靠你的部族只會越來越多,勢力只會越來越強盛。何必棄必勝之規,行孟浪之事呢?”

“再有,當日曹操追擊袁氏兄弟至鄴城,麾下謀士郭嘉提出暫緩的主張。理由是如果急於進攻,袁氏兄弟必定緊密聯合,曹軍是倍功半。”

“可如果不攻,他們為了爭奪權勢,必定內訌,不如暫緩進攻,坐收漁翁之利。”

“曹操聽從了郭嘉計謀,只派部將賈信駐守黎陽,自己則率大部隊返回了許都。果然,曹軍一離開後,袁氏兄弟馬上就反目成仇。”

“兄長,楊家四年前便起兵造亂,難道這次迎國主還都,真的是忠肝赤膽?國主要是不被人以權勢動搖,又豈能夤夜而逃?”

“已然已經逃出,兄長便輸了一陣,如果再作煎逼,要是楊家矯詔,命各部落勒兵勤王,兄長如何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