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

興慶府一日三驚,就連麻魁,也就是健婦營,都已經去了鳴沙城防守,梁永能輕騎狂飆,一日一夜奔入韋州,然後開始驅逐在河套平原上肆虐的兩川蕃。

種詁的鎮戎軍,輕松突進永興軍,與環州守軍勝利會師,環慶危機解除。

由於梁永能退兵倉促,大量收刮的輜重還來不及銷毀,環慶兩州的收成,好歹保住五成。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蘇油為了阻擋梁永能的反攻,直接點燃了河內的大量麥田,形成無法跨越的縱火帶,掩護三個內官帶著熟蕃們從容收刮撤離。

死內官們惡財難舍,真正做到了以身斷後。

王中正冒煙突火沖進已成廢墟的蕭關,從馬上滾了下來,袖子褲腿裏的金銀叮叮當當掉了一地,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明潤,這把發了!真他娘發了!從此誰要說西夏窮老子跟他急!”

蘇油摸了摸鼻子,每當他覺得虧心,這就是下意識的動作。

也是,三個內官名下的好馬如今就有四千匹,都是二十貫以上那種。

黃河百害,唯利一套,西夏人最大農耕地區,幾十年的積累,那也不能小視。

蘇油撿起地上的一個小金佛:“寺廟你都下得去手!也不怕天譴!上山打鳥見者有份,我替你消災減難!”

王中正不以為意,想揮手又擡不起來:“算了不跟你計較,我跟你說,夏狗最有錢的就是寺廟!”

說完後悔得直墊腳:“塔頂都是金的,可惜沒帶爆破隊!只能看著上頭的妙音鳥眼饞!”

蘇油看著一臉興奮的李若愚和童貫,心想童貫對軍事的興趣,會不會就是因這件事起頭。

第一次參戰,就是勝仗,還是深入敵境燒殺搶掠這麽爽。

甩了甩腦袋拋開這攪在一起的平行空間:“撤吧,你們可真行,連乞第田守忠都回來了,你們還敢在外頭浪!”

“你們是最後一批,撤,撤到石門峽北門之後,再和西夏人談條件。”

蘇油腦子清醒得很。

這一仗其實是殘酷的兌子,以大宋的環慶的一半收成兌西夏的河內糧食產區的一半收成,雙方都損失巨大。

不過對大宋來說很劃算,原因很簡單,同樣的損失,對大宋來說,是皮毛,對西夏來說,是筋骨。

而且天都山還在圍困之中,石門峽,全部落入大宋手裏。

相比這兩處收益,王中正和兩川蕃那點收獲,只能算是小意思。

這一戰,除了封鎖天都山,夜襲石門寨,其實乏善可陳。

範龍山就跟姚兕抱怨,如果以後都是這樣的打法,他就當不了英雄了。

王文郁說你們就偷著樂吧,老子愣是從頭到尾一箭沒放出去!

他們都沒有意識到,其實戰爭的方式,已經在漸漸改變。

這就是國力的比拼,或者說,經濟實力的比拼。

而且宋軍的高層,至少渭州高層,在蘇油的引導下,已經學會了將眼光放在了全局之上來考慮。

說白了,這一戰,是渭州經濟實力的勝利,而不是大宋軍事實力的勝利。

從軍方損失來看,兩軍損失相當,宋軍在環慶戰沒一萬多人,尤其是前期和後期,蕃軍和義勇損失巨大。

西夏重兵屯守的天都山,軍力完全沒有用上,損失了五千人就龜縮不出了;石門寨兵力只有三千,屬於被打了個出其不意的全殲;蕭關常備軍不少,但是大爆炸摧毀的不止是關城,還有一半城池,還有守軍抵抗的決心。

三萬人,城頭上的六千精銳全軍覆沒,剩下的要不被炸懵,要不被田守忠的騎軍趕成了鴨子,成了姚兕和範龍山的菜。

這個軍報,有點不好寫。

蘇油是陜西軍路經略安撫使,理論上永興軍路和陜西路的兵,都該他管。

韓絳是陜西軍路都轉運使,宣撫使,理論上永興軍路和陜西路的財政,都該他管。

但是實際操作上,兩人形成了無言的默契,蘇油陜西軍政一把抓,韓絳永興軍路軍政一把抓,兩人井水不犯河水。

這也是能幹邊臣的常規操作,與其在大餅上相互牽扯,不如分成兩個小餅,自己在小餅上就是最高統帥,什麽事情都能一言而決,不要太爽。

但是環慶路這把太慘了,十數萬人馬踐踏,轉眼就豐年變饑歲。

所以韓絳不幹了,戰爭紅利得有永興軍路一份。

蘇油也害怕,環慶士卒對外還行,可對內也驕悍,看種五的德性就知道了。

於是趕緊調運糧食,牛馬,支援環慶度過這個冬天。

第一場冬雪下來了,跟隨冬雪來的,還有西夏使臣。

西夏人以宋軍挑釁,導致兩國大戰,責任完全在宋朝為由,要求恢復戰前狀態。

天都山撤圍,交還石門寨,以之前奪取的宋軍兩寨,交換被種諤奪取的綏州,大宋賠償西夏西平府以南損失一百二十萬貫,交換掠去南方的人口十二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