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歷史文明展

三爺見到遠遠一個車隊過來,不少車還空著些地方,站起來說道:“別的官說得天花亂墜我都不信,這回是探花郎親口,那就真真兒的了!到時候你先報名搶地,你老娘我回頭給你接過去。”

說完眯著眼睛看大路上往來的人群:“如今這陜西,是出來一回就變一回天。等著,我去問問那車隊能不能稍帶我們一段路,能早到一天,就白撿一天路費!”

見三爺站到路邊上招手,頭車的趕車把式看見就嚷嚷:“老東西不怕撞折你胳膊!閃開閃開,幹嘛呢這是!”

後邊車上下來一個商賈裝束的中年人,趕緊來到三爺身前躬身施禮:“車把式是嶽州招來的,不懂渭州禮數,這位老哥莫與他計較。”

三爺連忙還禮:“官人,小人見車上還有些空位,想請官人捎帶一段。不知道成不成?”

那中年人一揮手:“小事兒一樁,招呼兒郎們上車吧,老哥跟我同車!”

三爺大喜,趕緊揮手:“李二狗!你狗日的快帶人過來!官人答應了!”

待到上了車,那中年人拱手問道:“不知老哥是隨探花守囤安寨的好漢,還是隨縣君追殺夏主的英雄?”

三爺得意:“當年我是仙卿手下的騎槍義勇!也趕得夏人放羊的。”

中年人笑了:“那就好說了!鄙人姓董名非,當年你們出渭州,步軍坐的大車,好些就是我家的!我們這是老交情啊。”

三言兩語,兩人就親熱起來。

董非嘿嘿笑道:“我一直在商路上來回跑著,去年聽探花郎指點,去了荊湖,如今聞他再來陜西,趕緊過來看看,有何報效之處。”

三爺扭頭看了眼後隊,對董非說道:“你們做的潑天大生意,車上頭拉的都是農器吧?”

董非點頭:“商賈最重消息,這陜西如今是啥局面,我看小報也不得實情,還得老哥你給我嘮嘮。”

三爺笑了:“我都在鄉裏,就是聽來搞量地的秀才娃子們說一嘴。反正如今鄉裏娃子都動了心思。”

董非說道:“那鄉裏大戶怎麽辦?地不是空了?”

三爺說道:“所以現在村裏李大戶降了租息,今年兩分五!就這樣還扛不住人往外走,有傳言說如今正忙活著從商州進新犁,添牛,添機械,哦對了,還開魚塘。”

“聽說拿那犁耕地給力,是探花從書裏找出來的,還有水車,能磨面切草。”

董非笑得就像偷到雞的狐狸:“如此說來,農器,鄉間小工坊小機械,就是最近陜西最熱門的生意了是吧?”

……

汴京,王安石終於被加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了大宋的宰相。

而西京洛陽,成了諸位保守派致仕大臣們的集中地。

蘇油給司馬光打造的二十畝獨樂園,成了洛陽園林的新樣板。

清水,群魚,綠竹,叢花,草亭,瓦舍……都是本地物產,造價並不高,稍微貴點的東西,是退居於此的朋友們送來的牡丹。

然而清幽雅靜,精巧宜人,一步一景,四季皆有可觀。

尤其是生活非常方便,真正的關鍵,都在看不見的地方。

司馬光完全沒有想到蘇油搞出來的庭園會是這樣的效果,滿意非常,特意為之寫了一篇《獨樂園記》。

“投竿取魚,執衽采藥,決渠灌花,操斧剖竹。”充滿了生活的樂趣。

“上師聖人,下友群賢,窺仁義之原,探禮樂之緒。”沒事兒可以和朋友們討論哲學倫理。

“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達無窮之外,事物之理,舉集目前。”偶爾還可以研究研究理工之學。

最後的總結是:“叟愚,何得比君子?自樂恐不足,安能及人?況叟所樂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棄也,雖推以與人,人且不取,豈得強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樂,則再拜而獻之矣,安敢專之乎!”

言語中好像吃過檸檬,說有人說老夫自得其樂不是君子,其實老夫是德望不足,喜歡都是世人所拋棄的那些東西,就算給人家人家都不要。

真要是有懂得欣賞的,老夫肯定恭恭敬敬獻上,哪裏敢真正的自得其樂啊?

司馬光在這裏堆放了五千卷書冊,獨樂園也成了大佬們時常流連的地方。

西京國子教授王安國第一次來到此處不由大呼:“君實清逸若此,吾輩皆落俗塵也!”

司馬光哈哈笑道:“老夫渾身上下,沒有一根雅骨,這是托了蘇明潤的福了!”

不管怎麽說,四通商號營造司,火了。

《獨樂園記》的廣告效應非常巨大,甚至開始形成大宋高級庭院建築的審美風尚——自然,和諧,風雅,建築與山水樹木完美融合,室內裝飾淡雅簡潔,陳設裝潢拋棄了金彩,朱漆,都用透明清漆,保持建築材料的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