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

湘水畔,章惇在給張商英送行。

章惇向王安石推薦了他,朝廷召張商英入京。

洞庭湖波濤浩渺,章惇看著湖面:“如此江山,正我輩建功立業之時。”

張商英笑道:“此去煩惱尤多,質夫可有新作,與我路途消遣?”

章惇笑道:“蘇明潤有言,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如今四夷未靖,非吟風頌月之時。詩詞之道,打門錘而已。”

張商英又笑:“焉知他不是嫉妒自家大侄?”

章惇也樂得不行:“我其實也是這麽認為的,不過他直掛免戰牌,不好煎逼過甚而已。”

說完將一卷詩軸交於張商英:“到了朝中,與相公說明南北江之利,此處稻米一年兩熟,經營得當,將不下兩浙余杭。”

張商英點頭,展開詩卷,上面是一首古風。

開梅山,開梅山,梅山萬仞摩星躔。

捫蘿鳥道十步九曲折,時有僵木橫崖巔。

肩摩直下視南嶽,回首蜀道猶平川。

人家迤邐見板屋,火耕磽確多畬田。

穿堂之鼓堂壁懸,兩頭擊鼓歌聲傳。

長藤酌酒跪而飲,何物爽口鹽為先。

白巾裹髻衣錯結,野花山果青垂肩。

如今丁口漸繁息,世界雖異如桃源。

熙寧天子聖慮遠,命將傳檄令開邊。

給牛貸種使開墾,植桑種稻輸緡錢。

不持寸刃得地一千裏,王道蕩蕩堯為天。

大開庠序明禮教,撫柔新俗威無專。

小臣作詩備雅樂,梅山之崖詩可鐫。

此詩可勒不可泯,頌聲千古長潺潺。

張商英贊了一通,將詩收好,又對同來送行的劉嗣躬身:“濟源這是以身作則了,哈哈哈,大家且有得忙罷!”

入京之後,趙頊命張商英為禦史。張商英上疏:“陛下即位以來,更張改造者數十百事,其最大者三事:一曰免役,二曰保甲,三曰市易。”

“三者,得其人,緩而講之,則為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則為害。”

“願陛下與大臣安靜休息,擇人而行之。苟一事未已,一事復興,雖使裨諶適野而謀,墨翟持籌而算,終莫見其成也。”

……

蘇油收到劉嗣的來信,對著張麒直抖:“喂!看看!”

張麒知道蘇油必定要提這茬,沒好氣地道:“看啥看?”

蘇油接著抖:“四和尚都要成家了,七和尚你不是總拿他說事兒嗎?現在如何?”

張麒瞪眼:“他是他我是我,說好的一起單身快活,臨陣而降,不是好漢!”

蘇油又看了一遍信件:“都說湘女多情,這小妹崽也太好哄了,一雙草鞋都能騙到手……”

說完又擡頭:“東京城中那個綠箬,你就這樣拖著人家?這都二十了,你真的忍得下心?”

張麒有些猶豫:“如今你是高官,我要是娶了綠箬,會不會影響……”

蘇油將信收起來:“少操這些心,三哥娶了日本妞,四哥娶了夷人小娘子,你娶綠箬又怎麽了?好歹還是汴京頂級的音樂家。”

張散如今縱橫四海,徹底放飛了自我。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政治從來都是那麽回事兒。

日本國平氏家族,如今正被藤原氏逼迫。

平氏家族代代在東國一代擔任守護職務,也曾勢力大張,後來被天皇倚仗源氏家族的力量鏟除。

而其後國政為源氏家族把持,到後三條天皇時期,開始著手推翻藤原氏的計劃。

源氏家族的力量,主要來自知行國,也就是領國的莊園收入。

後三條天皇算是有為的君主,兩次出台土地法令,打擊源氏勢力,“細繹政理,專尚節儉,吏稱其職,民安其業。殆有漢宣之風,而可謂中興良主。”

同時開始著手效仿宋朝,準備實行院政,平氏,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依賴力量。

日本天皇遜位後,也有出家的傳統,迫於源氏的壓力,後三條天皇準備遜位,成為“法皇”,長子繼位,是為白河天皇。

平氏如今勢弱,要增加收入,和大宋進行貿易成為必然的途徑。

於是平氏家主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張散,得到了張散海上力量的支持,大搞水軍,海貿。

日本到目前坑冶技術都不太過關,使用的都是宋錢,稱為“渡來錢”。

銅錢生意是超級暴利,中國“富豪之民,公然與之交易。其所酷好者銅錢而止,海上民戶所貪嗜者,多有珍奇。”

“凡值一百貫文者,止可十貫文得之;凡值千貫文者,止可百貫文得之。”

這是十倍的差價。

於是張散寫信給蘇油,問銅錢生意能不能做,對大宋有沒有損害?

蘇油說你現在是日本女婿,幫老婆娘家扶貧是應該的,大宋自己都還銅荒呢,要不從嶲州高價聘請了幾支探礦隊,在日本找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