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

“還是很早以前我給陛下講解過的加速度的道理,加速度雖然小,但是只要力作用的時間夠長,最終還是能達到很快的速度。”

“如果因為速度還沒起來,心中焦急就停下來換一輛車重新開始,那大宋這架馬車,永遠跑不起來。所謂欲速則不達也。”

“以陛下登極之初的大宋國情,法不可不更。然更張之前,不可不慎。相公的問題,在於不容異論,導致諸多新法一出台就存在瑕疵。”

“而後保守的官員抵制,中允的官員懷疑,剩下勇於執行的,多是操切莽勇之輩。”

“操切則易疏,莽勇則忘全。執行上,就容易出現問題。”

“出現問題,不可怕,調整完善就是了。可怕的是改弦更張,盡廢前法,政府從此失去公信,地方從此無所適從,而百姓,白白受了這幾年的苦。”

“陛下也不要因為某件事就懷疑否定自己,只要將眼光拉長一點,看看登極這七年,就知道國家到底發生了些什麽變化。”

“平日所見,皆太平無事,國力升騰,雖然只是看到了一部分,但是這一部分,也能說明很多問題。”

“陛下登極之時,國庫有多少資儲?如今又有多少?這些難道沒有宰執計相們的功勞?”

“當然這個國家,這些制度,的確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既然陛下有變法的決心,難道就沒有繼續完善它優化它的決心?”

“允執厥中,乃為政之要。而不是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願陛下熟思之。”

“另外此次事件,是因合門有據納之權,導致有時候下情難以上達。這個問題既然暴露,就必須加以解決。”

“臣有一策,如今軍器監已經制作出精美小巧的鎖鑰,不如給諸路守臣通判以上官員配發密函,將奏章封於其中,直達宸幾!”

“鑰匙唯陛下和地方官員可以掌握,如此陛下便可以盡知各地政實民情,而不受阻撓,得兼聽之效!”

這其實是皇權的擴張,也是蘇油在給自己挖坑,但是宋朝的問題,皇權不張也有部分原因。

且顧眼下吧。

趙頊聞言眼神一亮,這操作可以的呀……

這次事情,與其說他是驚怒於流民的產生,更不如說是驚怒於皇帝被下面人蒙蔽,對國家情形不得而知。

蘇油的建議,一下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大大緩釋了他敏感而偏執的神經,表情進一步緩和了下來。

蘇油偷瞄了趙頊一眼,繼續說道:“鄭俠的作為,臣是很佩服的,但是制度所格,接下來他會面臨嚴厲的懲處。”

“臣守開封,出現這麽大的紕漏,自當引咎辭職,但是他的行為所體現出來的制度上弊端,必須立刻加以糾正。”

“現在臣想問的是,這封奏報,到底是如何抵達聖前的?”

趙頊說道:“是夾在《時報》的信筒裏邊送達的。”

王安石痛苦非常:“鄭俠才氣是有的,監守城門,老臣一直替他可惜,昨日移其為《時報》檢討,卻不料……”

蘇油拱手:“相公,鄭俠的問題,自有法司論罪。但他提到的河北流民問題,也同樣必須要解決。”

然後又對趙頊拱手:“陛下,鄭俠所言的百不及一,我們就按一百倍來計,與圖中人物數量相乘,也不會超過千人。”

“城北封丘斥鹵二期,雖然經過沖洗,但因旱墒保水的緣故,三月中已經暫停了。如今麥田灌漿已經基本結束,京畿用水量不再那麽大,正好重啟工程,雇傭他們開墾,種植一季高粱或者棉花。”

“他們的衣食,可以由京中酒坊或者布商提供,作為棉花和高粱的定金。”

“收獲之後,官府監督交割。商家收取高粱棉花,流民得錢,然後再妥善遣送其返鄉即可。”

“此亦當年富相公救濟河北時的法子,臣稍加改良而已,下去後自會交代通判梁彥明施行。”

趙頊開口:“明潤……”

蘇油對趙頊施禮:“陛下,臣知你有保全之心,但是制度就是制度。”

“鄭俠攜私投遞,我作為他的上司,必須負責;開封府收養流民不及時,我同樣也有責任。”

“相比於維護制度的權威,個人去就問題,理所當然排在其後,陛下,還請成全微臣吧。”

說完這些,蘇油規規矩矩給趙頊行了一禮,取過襆頭退出偏殿。

臨到出殿,蘇油又補充道:“對了陛下,司天監儀器數據顯示,近期就會降雨,具體多近不知道,可能就在三五日內,臣也請陛下熟思之。”

……

蘇油在進宮的路上,已經思考得非常清楚了。

如今的他,已經不再是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上時,那個急不可耐的孩童;也不再是那個為了自己的主張得以施展,而戰戰兢兢謹小慎微的少年。